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杜甫

不见旻公三十年,对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拼音

bú jiàn mín gōng sān shí nián,duì shū jì yǔ lèi chán yuán。
jiù lái hǎo shì jīn néng fǒu,lǎo qù xīn shī shuí yǔ chuán。
qí jú dòng suí xún jiàn zhú,jiā shā yì shàng fàn hú chuán。
wén jūn huà wǒ wéi guān zài,tóu bái hūn hūn zhǐ zuì mián。

注释

  1. 旻上人​​:法号”旻”的僧人(《高僧传》”释氏称德高者为上人”),杜甫三十年前旧友。
  2. ​​潺湲​​:泪流不止(《楚辞·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形容思念之深。
  3. ​​寻涧竹​​:化用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指昔日隐居对弈之乐。

译文

与旻上人一别已是三十载春秋,
提笔写这封信时,泪水止不住地流。
往昔那些雅事如今还能继续吗?
我老了,新写的诗又该托谁寄送?
还记得当年,我们随着山涧边的竹林移动棋局,
您披着袈裟,与我共乘小船在湖上漂游。
听说您向人提起我如今在朝为官——
可叹我白发苍苍,整日昏沉,只知借酒消愁!

背景

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杜甫(712-770)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托友人许八捎信给江宁(今南京)的旻上人。诗人以”三十年不见”的沧桑与”昏昏醉眠”的现状相对,写仕隐两失的苦闷。”袈裟湖船”之忆,既显方外之交的纯粹,亦含对宦途的厌倦,较王维”晚年唯好静”更显沉痛。

赏析

  1. 时空对照​​
    (1)”三十年”时间跨度与”寻涧竹”空间记忆交织,近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2)”为官”的现实与”醉眠”的逃避形成矛盾,似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2. ​​细节经营​​
    (1)”棋局随竹”写闲适,”袈裟泛船”状超脱,类皎然”移家虽带郭”。
    (2)”头白昏昏”的白描,较白居易”面瘦头斑四十四”更富衰颓感。
  3. ​​炼字精警​​
    (1)”对书泪落”的”对”字显孤独,”话我”的”话”字写他人视角,近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2)”只醉眠”三字力透纸背,如阮籍”胸中块垒,须酒浇之”。

评价

  1. 当世评点​​
    贾至评:”五十六字中有《古诗十九首》’思君令人老’之悲。”
  2. ​​后世定位​​
    《杜诗镜铨》评:”较孟浩然’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更见宦海沉浮。”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