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杜甫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沈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拼音

huàn huā liú shuǐ shuǐ xī tóu,zhǔ rén wèi bǔ lín táng yōu。
yǐ zhī chū guō shǎo chén shì,gèng yǒu chéng jiāng xiāo kè chóu。
wú shù qīng tíng qí shàng xià,yī shuāng xī chì duì shěn fú。
dōng xíng wàn lǐ kān chéng xìng,xū xiàng shān yīn shàng xiǎo zhōu。

注释

  1. 卜居​​:择地而居(《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指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2. ​​浣花溪​​:成都西郊溪流(《蜀中名胜记》”浣花溪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所在”)。
  3. ​​鸂鶒​​:水鸟名(《尔雅·释鸟》”鸂鶒,水鸟,色紫,形如鸭”),象征夫妻恩爱。

译文

在浣花溪水的西岸尽头,
主人为我择得这林塘幽境。
已知远离城郭便少俗事,
更有清澈江水可消客愁。
无数蜻蜓在水面忽高忽低,
一双鸂鶒在波间相逐浮沉。
若想东行万里尽兴遨游——
还须学王子猷,到山阴去泛小舟!

背景

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712-770)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草堂时所作。诗人以”林塘幽境”的静谧与”鸂鶒双浮”的生机相对,写乱世中暂得安居的喜悦。”山阴舟”之典,既显隐逸之思,亦含对江南的向往,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更富动态美。

赏析

  1. 空间经营​​
    (1)”水西头”与”山阴舟”构成东西空间轴线,近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2)”蜻蜓上下”的垂直动态与”鸂鶒浮沉”的水平动态互补,似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
  2. ​​情感层次​​
    (1)”少尘事”写现实安逸,”销客愁”抒精神解脱,类孟浩然”北山白云里”。
    (2)”乘兴”用王子猷雪夜访戴典(《世说新语》),体现魏晋风度,近苏轼”小舟从此逝”。
  3. ​​炼字精警​​
    (1)”卜”字显主动选择,”销”字状愁绪消解,较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更富过程感。
    (2)”齐”与”对”字写生物谐趣,如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

评价

  1. 当世评点​​
    高适评:”五十六字中有《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乐。”
  2. ​​后世定位​​
    《杜诗镜铨》评:”较王维’行到水穷处’更见乱世中生活意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