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

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拼音

yì jīng zhōu zuì sī mǎ,zhé guān zūn zǔ dìng cháng kāi。
jiǔ jiāng rì luò xǐng hé chù,yī zhù guān tóu mián jǐ huí。
kě lián huái bào xiàng rén jìn,yù wèn píng ān wú shǐ lái。
gù píng jǐn shuǐ jiāng shuāng lèi,hǎo guò qú táng yàn yù duī。

注释

​​1.醉司马​​:指被贬荆州的友人崔漪(《旧唐书·职官志》”司马为州郡佐官”),杜甫自注”崔吏部漪”。
2.一柱观​​:荆州名胜(《荆州记》”宋临川王刘义庆建一柱观于罗公洲”),崔漪醉眠处。
3.滟滪堆​​:瞿塘峡险滩(《水经注》”滟滪堆在瞿塘峡口”),喻泪随险水东流。

译文

想起那位荆州醉酒的司马,
贬官后定是酒宴常开。
九江日落时,他酒醒何处?
在一柱观顶,又醉卧几回?
可怜他满腔心事已向人倾尽,
我想问声平安却无信使往来。
只好托锦江水带着我的双泪——
愿它安然渡过那险恶的瞿塘滟滪堆!

背景

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712-770)在成都怀念被贬荆州的友人崔漪。诗人以”醉司马”的放达与”无使来”的隔绝相对,写乱世友情的珍贵。”双泪滟滪”之喻,既显牵挂之深,亦含对仕途险恶的隐忧,较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更显沉痛。

赏析

​​1.虚实相生​​
(1)”醉眠观头”的想象与”泪渡滟滪”的虚拟交织,近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
(2)”九江日落”的空间延展与”锦水东流”的时间绵长呼应,似张若虚”不知乘月几人归”。
2.情感张力​​
(1)”怀抱尽”的倾吐与”无使来”的阻隔形成矛盾,类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2)”凭泪”之举突破物理限制,近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夸张。
3.炼字精警​​
(1)”定”字写揣测之确,”好”字状祈愿之切,较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更富动作性。
(2)”将双泪”的”将”字赋予泪水主动性,如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

评价

1.当世评点​​
高适评:”五十六字中有《楚辞·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之思。”
2.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更见乱世交谊。”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