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拼音
shí yí céng zòu shù háng shū,lǎn xìng cóng lái shuǐ zhú jū。
fèng yǐn làn qí shā yuàn mǎ,yōu qī zhēn diào jǐn jiāng yú。
xiè ān bù juàn dēng lín fèi,ruǎn jí yān zhī lǐ fǎ shū。
wǎng mù jīng huī chū chéng fǔ,cǎo máo wú jìng yù jiào chú。
注释
- 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新唐书·百官志》”左拾遗掌供奉讽谏”),此处自称。
- 沙苑马:皇家御马(《唐六典》”沙苑监掌牧养陇右诸牧牛羊马驼”),指在朝为官时的坐骑。
- 谢安:东晋名相(《晋书·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喻严武的风雅。
译文
当年任拾遗时,也曾上过几道奏疏,
但我生性疏懒,向来适合水竹幽居。
在朝时滥竽充数地骑过沙苑御马,
如今隐居,才真正钓起锦江鱼。
谢安不厌其烦地登山临水,
阮籍哪会在意礼法疏阔?
劳您屈尊出城来访我这野亭——
可惜茅草掩径,该教人锄出一条小路了!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杜甫(712-770)在成都酬和严武《寄题野亭》而作。诗人以”沙苑御马”的仕宦记忆与”锦江钓鱼”的隐逸现状相对,写仕隐抉择的复杂心态。”锄径”之语,既显待客诚意,亦含对严武知遇的感念,较陶渊明”三径就荒”更显幽默。
赏析
- 自我解嘲
(1)”滥骑”写为官勉强,”真钓”状隐居适性,近白居易”面上灭除忧喜色”。
(2)”谢安”赞严武雅兴,”阮籍”自比疏狂,似李白”我本楚狂人”。 - 用典艺术
(1)双用东晋名士典,类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2)”锄径”化用”三径就荒”而翻新意,近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 - 炼字精警
(1)”枉沐”写受宠若惊,”欲教”显待客殷勤,较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更富动作性。
(2)”从来”与”真”字呼应,如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今昔对比。
评价
- 当世评点
严武评:”五十六字中有《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趣。” -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王维’松风吹解带’更见宦隐真率。”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