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拼音

dà jiā dōng zhēng zhú zǐ huí,fēng shēng zhōu zhǔ jǐn fān kāi。
qīng qīng zhú sǔn yíng chuán chū,rì rì jiāng yú rù zhuàn lái。
lí bié bù kān wú xiàn yì,jiān wēi shēn zhàng jì shí cái。
qián yáng xìn shǐ yīng xī shǎo,mò guài pín pín quàn jiǔ bēi。

注释

  1. 黔中: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彭水
  2. 济时才:指王判官有匡时济世之才
  3. 锦帆:华丽的船帆,指官船

译文

您东征归来,带着家眷同返,
江风吹拂沙洲,官船扬帆启程。
青青竹笋仿佛在岸边迎船而出,
日日都有江鱼入厨成为佳肴。
离别之际,难忍无限情意,
时局艰危,更需您这样济世之才。
黔阳那边信使往来应该稀少,
莫要怪我频频劝酒,只因相聚难得!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杜甫在成都送别王姓判官携家眷返回黔中。诗人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想象友人归途,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局的忧虑。

赏析

  1. 送别场景描写
    (1)”锦帆开”写出官船启程的场面
    (2)”竹笋迎船”、”江鱼入馔”想象友人归途景象
  2. 情感表达
    (1)”无限意”直抒离别之情
    (2)”济时才”表达对友人才干的赞赏
  3. 炼字技巧
    (1)”迎”字赋予竹笋灵性
    (2)”日日”强调归途的丰足

评价

  1. 当世评点
    时人评此诗:”情深意切,得送别之旨。”
  2.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更见忧时之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