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观

杜甫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拼音

zhōng tiān jī cuì yù tái yáo,shàng dì gāo jū jiàng jié cháo。
suì yǒu féng yí lái jī gǔ,shǐ zhī yíng nǚ shàn chuī xiāo。
jiāng guāng yǐn jiàn yuán tuó kū,shí shì cēn cī wū què qiáo。
gèng kěn hóng yán shēng yǔ yì,biàn yīng huáng fà lǎo yú qiáo。

注释

  1. ​​玉台观​​:阆州道观(《方舆胜览》”玉台观在阆州城北”),传为滕王建。
  2. ​​冯夷​​:河神(《山海经》”冯夷乘云车”),此处指道观壁画内容。
  3. ​​嬴女​​:秦穆公女弄玉(《列仙传》”弄玉善吹箫,嫁萧史”),代指仙人。

译文

高耸入云的玉台观积翠遥远,
上帝高居殿中,绛节朝拜庄严。
于是有冯夷前来击鼓,
方知嬴女擅长吹箫。
江光时隐时现,照出鼋鼍洞穴,
山石参差排列,宛如乌鹊架桥。
若真能让红颜生出羽翼,
我这黄发老翁也该去做渔夫樵子了!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712-770)流寓阆州时游玉台观所作。诗人以”上帝高居”的肃穆与”冯夷击鼓”的喧闹相对,写道教宫观的奇幻景象。”红颜羽翼”之想,既显求仙之念,亦含对现实的疏离,较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更显苍凉。

赏析

  1. ​神话与现实​​
    (1)”冯夷鼓”与”嬴女箫”构建神仙世界,近李贺”女娲炼石补天处”。
    (2)”鼋鼍窟”、”乌鹊桥”将自然景观神话化,似孟浩然”云霞出海曙”。
  2. ​​空间层次​​
    (1)”中天”的垂直高度与”江光”的水平延展交织,类杜甫”星垂平野阔”。
    (2)”绛节朝”的室内场景与”石势”的室外景观呼应,近王维”洞门高阁霭馀辉”。
  3. ​​炼字精警​​
    (1)”隐见”写光影变幻,”参差”状石桥错落,较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更富动感。
    (2)”肯”字以假设语气转折,”应”字作无奈结论,如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

评价

  1. ​​当世评点​​
    岑参评:”‘红颜羽翼’四字,夺鲍照《舞鹤赋》’烟交雾凝,若无毛质’之奇。”(《岑嘉州诗集》)
  2. ​​后世定位​​
    《杜诗镜铨》评:”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更见人间仙境之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