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拼音
mù fǔ qiū fēng rì yè qīng,dàn yún shū yǔ guò gāo chéng。
yè xīn zhū shí kàn shí luò,jiē miàn qīng tái xiān zì shēng。
fù yǒu lóu tái xián mù jǐng,bù láo zhōng gǔ bào xīn qíng。
huàn huā xī lǐ huā ráo xiào,kěn xìn wú jiān lì yǐn míng。
注释
- 西郭茅舍:指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杜工部年谱》”上元元年营草堂”)。
- 吏隐:做官而怀隐士心(《文选·潘岳〈闲居赋〉》”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杜甫时任节度参谋。
- 朱实:红色果实(张衡《西京赋》”朱实离离”),此处或指石榴。
译文
幕府中秋风日夜清凉,
淡云疏雨掠过成都城墙。
叶间的红果眼见着坠落,
石阶上的青苔早已自生。
又有楼台衔着暮色,
不必钟鼓来报天已放晴。
浣花溪畔的花儿该在欢笑——
可会相信我兼具官吏与隐士的双重身份?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712-770)在严武幕府任职时所作。诗人以”幕府秋风”的官场与”浣花溪笑”的草堂相对,写”吏隐”生活的矛盾。”朱实落”、”青苔生”之景,既显时光流逝,亦含对闲适生活的怀念,较王维”君问穷通理”更显挣扎。
赏析
- 意象对照
(1)”幕府”的森严与”浣花溪”的野趣对立,近陶渊明”久在樊笼里”。
(2)”钟鼓”的人为与”花笑”的天真对比,似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 时间维度
(1)”看时落”的即时观察与”先自生”的长期积累并存,类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2)”暮景”的终结与”新晴”的开始交织,近李商隐”夕阳无限好”。 - 炼字精警
(1)”衔”字写楼台吞纳暮色,”饶”字状花枝繁茂,较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更富拟人色彩。
(2)”肯信”以反问收束,如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自我解嘲。
评价
- 当世评点
严武评:”‘吏隐名’三字,道尽士人千古两难。”(《严武集》) -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更见仕隐挣扎。”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