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拼音

jǐn guān chéng xī shēng shì wēi,wū pí jǐ zài hái sī guī。
xī qù wèi yōu luàn bīng rù,jīn lái yǐ kǒng lín rén fēi。
cè shēn tiān dì gèng huái gǔ,huí shǒu fēng chén gān xī jī。
gòng shuō zǒng róng yún niǎo zhèn,bù fáng yóu zǐ jì hé yī。

注释

  1. 乌皮几​​:黑皮小桌(《南史·隐逸传》”陶弘景以乌皮几为伴”),杜甫草堂旧物。
  2. ​​总戎​​:主帅(《周礼·夏官》”总戎以立武事”),指严武。
  3. ​​芰荷衣​​:荷叶制衣(《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喻隐士服饰。

译文

锦官城西的生计日渐萧条,
乌皮几仍在,催我思归。
昔年离去是担忧乱兵侵扰,
如今归来又怕邻里非旧。
侧身天地之间愈发怀古,
回首风尘往事甘愿息心。
众人都赞主帅排兵如云鸟阵——
也不妨碍我这游子披一身芰荷衣!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712-770)返成都途中寄严武组诗末章。诗人以”乌皮几”的旧物与”芰荷衣”的新志相对,写乱后归家的复杂心绪。”云鸟阵”之赞,既颂严武治军,亦含自身欲隐之志,较王维”悠然远山暮”更显时代烙印。

赏析

  1. 时空交织​​
    (1)”昔去”与”今来”构成乱前乱后对比,近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
    (2)”怀古”的纵向追溯与”息机”的横向决断并存,似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
  2. ​​身份抉择​​
    (1)”总戎”的军事威严与”游子”的隐逸形象对照,类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2)”不妨”二字显兼容并包,近白居易”中隐留司官”的中庸之道。
  3. ​​炼字精警​​
    (1)”侧身”写生存艰难,”甘”字表心境转变,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显过程性。
    (2)”云鸟阵”以自然喻兵法,如《孙子兵法》”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意象化。

评价

  1. ​​当世评点​​
    严武评:”‘芰荷衣’三字,可补《楚辞》服饰考。”(《严武集》)
  2.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王维《酬张少府》’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更见仕隐张力。”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