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迥。
拼音
jīn rì míng rén yǎn,lín chí hǎo yì tíng。
cóng huáng dī dì bì,gāo liǔ bàn tiān qīng。
chóu dié duō yōu shì,xuān hū yuè shǐ xīng。
lǎo fū rú yǒu cǐ,bù yì zài jiāo jiǒng。
注释
- 驿亭:古代驿站供休息的亭子
- 丛篁:丛生的竹子
- 使星:指朝廷派来的使者
- 郊迥:偏远的郊外
译文
今日这驿亭美景令人眼前一亮,临水而建的驿亭格外雅致。
低处的竹丛染绿了地面,高耸的柳树映青了半边天空。
这里幽静之处层层叠叠,又因使者往来而热闹非凡。
老夫若能拥有这样的居所,与住在偏远郊外又有何不同?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杜甫流寓秦州期间。诗中描绘了驿亭的优美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赏析
- 空间构图的层次分明
“低地碧”与”半天青”的上下呼应,构建立体空间。这种构图方式,较之平面描写更富画面感,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空间处理相似。 - 动静结合的巧妙处理
“幽事”与”喧呼”的对比,平衡了意境。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单一氛围更显丰富,体现杜甫”尽精微,致广大”的美学追求。 - 生活向往的含蓄表达
“老夫如有此”的假设,暗含漂泊之苦。这种抒情方式,较之直接呼喊更显深沉,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居渴望相通。 - 语言风格的清新明快
“丛篁碧”、”高柳青”的色彩,”稠叠”、”喧呼”的动感,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六朝山水诗的清新,又带有盛唐的明朗。 - 结构布局的起承转合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中间”幽事”二句自然过渡。这种章法,体现五律的经典结构,展现杜甫的格律功力。
评价
- 宋·黄鹤:”‘低地碧”半天青’六字,写尽驿亭佳致”(《补注杜诗》)
- 明·王嗣奭:”后四句淡而有味,见漂泊人真性情”(《杜臆》)
- 清·杨伦:”结句’不异’二字,包含多少无奈”(《杜诗镜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