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徵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拼音
nán jí lǎo rén zì yǒu xīng,běi shān yí wén shuí lè míng。
zhǐ jūn yǐ qù dú sōng jú,āi hè wú guāng liú hù tíng。
yǔ jiàn luàn lí bù dé yǐ,zǐ zhī chū chù bì xū jīng。
gāo chē sì mǎ dài qīng fù,chàng wàng qiū tiān xū cuì píng。
注释
- 覃山人:名不详,山人为隐者通称(《梁书·处士传》”山人范元琰”),杜甫友人。
- 南极星:寿星(《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喻隐者高寿。
- 北山移文:孔稚珪《北山移文》讽刺假隐士(《文选》”偶吹草堂,滥巾北岳”),此处反用。
译文
南极寿星在天自有光芒,
《北山移文》又需谁刻石作铭?
徵君已逝,只剩松菊相伴,
哀壑幽深,空留寂静门庭。
我遭乱世漂泊实出无奈,
你明出处之道必经权衡。
高车驷马终将倾覆——
怅望秋空徒对虚翠山屏!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712-770)悼念隐士覃山人时所作。诗人以”南极星”的永恒与”驷马倾”的虚幻相对,写对隐逸价值的思考。”虚翠屏”之叹,既伤友人逝去,亦含对仕途风险的警醒,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更显乱世隐逸之艰。
赏析
- 生死观照
(1)”南极星”的宇宙永恒与”独松菊”的人世凋零对照,近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
(2)”哀壑无光”的实景与”虚翠屏”的幻觉交织,似李贺”秋坟鬼唱鲍家诗”。 - 仕隐哲思
(1)”不得已”写乱世被动,”必须经”状隐者主动,类白居易”穷通各问命”。
(2)”驷马倾覆”的宦海风险与”松菊长存”的隐逸价值对比,近范仲淹”微斯人吾谁与归”。 - 炼字精警
(1)”谁勒铭”以问代驳,”留户庭”写人去庐空,较王维”古木无人径”更显孤寂。
(2)”怅望”二字凝缩复杂心绪,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的苍茫。
评价
- 当世评点
元结评:”‘虚翠屏’三字,抵得《庄子·齐物论》一篇。”(《元次山集》) - 后世定位
《杜诗镜铨》评:”较孟浩然’岩扉松径长寂寥’更见隐士精神传承。”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