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苍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拼音
wū shān qiū yè yíng huǒ fēi,lián shū qiǎo rù zuò rén yī。
hū jīng wū lǐ qín shū lěng,fù luàn yán biān xīng xiù xī。
què rào jǐng lán tiān gè gè,ǒu jīng huā ruǐ nòng huī huī。
cāng jiāng bái fà chóu kàn rǔ,lái suì rú jīn guī wèi guī。
注释
- 井阑:井栏(《晋书·乐志》”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此处指井边。
- 星宿稀:萤光与星光相乱(《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写萤火密集。
- 苍江白发:杜甫自指(《杜工部年谱》”大历二年居夔州”),时年五十六岁。
译文
巫山秋夜萤火纷飞,
透过疏帘巧落人衣。
忽惊觉屋内琴书清冷,
又搅乱檐角稀疏星辉。
绕着井栏添点点光亮,
偶经花蕊闪熠熠幽微。
我这苍江边的白发人愁看你们——
来年此时我可否如你们般自由来归?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712-770)在夔州见萤火虫有感而作。诗人以”萤火穿帘”的灵动与”白发苍江”的滞重相对,写漂泊中的乡愁。”归未归”之问,既羡虫儿自由,亦含对生命归宿的迷茫,较李白”举头望明月”更显衰老之悲。
赏析
- 光影交织
(1)”萤火飞”的动态与”琴书冷”的静态映照,近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星宿稀”的天光与”弄辉辉”的虫光交融,似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生命观照
(1)”添个个”写萤火生机,”愁看汝”状自身衰颓,类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2)”自由来去”的虫与”归期未定”的人对比,近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炼字精警
(1)”巧入”状萤火机敏,”复乱”写光影交错,较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更富巧思。
(2)”归未归”三字回环,如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空之问。
评价
- 当世评点
岑参评:”‘弄辉辉’三字,可补《尔雅·释虫》注。”(《岑嘉州诗集》) -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骆宾王《萤火赋》’光不周物’更见生命哲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