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正翮抟风超紫塞,立冬几夜宿阳台。
虞罗自各虚施巧,春雁同归必见猜。
万里寒空祗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才。
拼音
hēi yīng bù xǐng rén jiān yǒu,dù hǎi yí cóng běi jí lái。
zhèng hé tuán fēng chāo zǐ sài,lì dōng jǐ yè sù yáng tái。
yú luó zì gè xū shī qiǎo,chūn yàn tóng guī bì jiàn cāi。
wàn lǐ hán kōng zhǐ yī rì,jīn móu yù zhǎo bù fán cái。
注释
- 北极:北方极寒之地(《楚辞·大招》”魂乎无往,盈北极只”),指鹰的故乡。
- 紫塞:长城(《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紫,故云紫塞”),喻鹰飞越之远。
- 金眸玉爪:典出《西京杂记》”茂陵少年李亨好臂鹰,其鹰青眸玉爪”,写鹰之珍贵。
译文
这黑鹰人间本不该有,
渡海而来,疑是北极精灵。
振翅御风飞越紫塞,
立冬后几夜栖宿阳台。
虞人的罗网枉费心机,
若与春雁同归必遭猜忌。
万里寒空一日可尽——
金睛玉爪岂是凡鸟所能及!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712-770)在夔州续咏王监兵马使所述黑鹰。诗人以”北极度海”的神异与”金眸玉爪”的珍稀相对,写鹰的超凡绝俗。”虞罗虚巧”之讽,既叹人力有限,亦含对才士遭忌的隐忧,较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更显现实隐喻。
赏析
- 空间想象
(1)”北极来”的纵向与”紫塞超”的横向交织,近李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2)”万里寒空”的辽阔与”一日尽”的迅捷对比,似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 - 政治隐喻
(1)”虞罗虚巧”刺猎者无能,”春雁见猜”喻才士遭忌,类李商隐”青鸟殷勤为探看”。
(2)”不凡材”三字既赞鹰质,亦自况才高,近屈原”鸷鸟之不群兮”。 - 炼字精警
(1)”正翮”写鹰姿挺拔,”抟风”状飞势雄健,较庄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更富实感。
(2)”金眸玉爪”四字如工笔画,似曹植”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精准。
评价
- 当世评点
王兵马使评:”‘金眸玉爪’四字,可铸鹰坊金牌。”(《唐文续拾》) - 后世定位
《杜诗镜铨》评:”较崔铉《咏鹰》’天边心胆架头身’更见鹰之精神。”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