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拼音
zhèng zǐ jiāng xíng bà shǐ chén,náng wú yī wù xiàn zūn qīn。
jiāng shān lù yuǎn jī lí rì,qiú mǎ shuí wèi gǎn jī rén。
注释
- 郑鍊:杜甫友人,曾任使臣
- 裘马:轻裘肥马,指富贵生活
- 感激人:知恩图报之人
译文
郑君即将卸任使臣之职,行囊空空无物孝敬双亲。
江山遥远漂泊异乡的日子,那些享受富贵的人谁会感恩?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杜甫在成都期间。诗人赠别卸任的友人郑鍊,借其清贫处境讽刺世态炎凉。
赏析
- 友人形象的清贫刻画
“囊无一物”四字,写尽廉洁清贫。这种白描手法,较之概念化赞美更显真实,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写实风格相似。 - 世态炎凉的深刻揭露
“谁为感激人”的反问,直指人心不古。这种社会批判,较之委婉表达更显力度,与《贫交行》”翻手为云覆手雨”的世情揭露相通。 - 空间意象的强烈对比
“江山路远”与”裘马”的贫富对照。这种空间处理,较之单纯叙事更富张力,体现杜甫”咫尺万里”的艺术概括力。 - 语言风格的简练犀利
“罢使臣”、”献尊亲”的简练,”谁为”二字的犀利,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汉魏风骨,又带有杜甫特有的沉痛。 - 结构布局的层层递进
前二句写友人,后二句转议论。这种结构,体现七绝”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
评价
- 宋·刘辰翁:”‘囊无一物’四字,写尽廉吏之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 明·王嗣奭:”结句’谁为感激人’,刺世之深,见于言外”(《杜臆》)
- 清·杨伦:”二十八字中,见老杜风骨”(《杜诗镜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