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拼音
qīng chūn yù jìn jí huán xiāng,zǐ sāi níng lùn shàng yǒu shuāng。
chì zài yún tiān zhōng bù yuǎn,lì wēi zēng zhuó jué xū fáng。
注释
- 紫塞:北方边塞
- 矰缴:系有丝绳的短箭,喻指迫害
- 青春:指春天
译文
春光将尽急着飞回故乡,
哪管北方边塞还有寒霜。
翅膀既能在云天翱翔,终究不算遥远,
虽然力量微弱,却必须时刻提防暗箭中伤。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杜甫在成都期间。诗人借春雁北归的意象,抒发了自己思乡之情和对政治迫害的警惕。
赏析
- 思乡之情的急切表达
“急还乡”三字,直抒胸臆。这种情感表达,较之含蓄暗示更显力度,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返乡渴望相似。 - 政治隐喻的巧妙运用
“矰缴须防”暗喻仕途险恶。这种象征手法,较之直接议论更富艺术性,与《孤雁》”谁怜一片影”的孤危处境描写相通。 - 生命韧性的诗意赞颂
“翅在云天”的自信,体现抗争精神。这种精神刻画,较之单纯抒情更显深度,反映杜甫”沉郁顿挫”的另一面。 - 语言风格的刚柔并济
“急还乡”的决绝,”终不远”的坚韧,形成独特的语言张力。这种特质,既继承了建安风骨,又带有杜甫特有的沉雄。 - 结构布局的虚实相生
前二句写实景,后二句转虚写,末句点明主旨。这种章法,体现七绝”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
评价
- 宋·刘辰翁:”‘力微须防’四字,写尽乱世立身之难”(《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 明·王嗣奭:”结句’绝须防’,子美一生谨慎尽见于此”(《杜臆》)
- 清·杨伦:”‘翅在云天’二句,沉雄中见飞动之势”(《杜诗镜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