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
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
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拼音
xī běi lóu chéng xióng chǔ dū,yuǎn kāi shān yuè sàn jiāng hú。
èr yí qīng zhuó hái gāo xià,sān fú yán zhēng dìng yǒu wú。
tuī gǔ jǐ nián wéi zhèn jìng,yè jū zhōng rì shèng wén rú。
bái tóu shòu jiǎn yān néng fù,kuì sì xiàng rú wéi dà fū。
注释
- 卫公:卫伯玉(《新唐书·方镇表》”大历二年卫伯玉为荆南节度使”),封阳城郡王。
- 二仪:天地(《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此处指楼阁分隔空间。
- 相如:司马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为《子虚赋》,武帝读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喻文学侍从之臣。
译文
西北高楼雄踞楚都,
推开山岳,分展江湖。
上接清天,下临浊地,
三伏酷暑,此处全无。
多年推毂治军,唯求镇静,
终日曳裾纳士,文儒满途。
白头受简,岂敢比相如赋笔——
惭愧我这挂名的大夫!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杜甫(712-770)在江陵再题卫伯玉新楼时所作。诗人以”楼分二仪”的雄伟与”三伏无暑”的清凉相对,写节度使楼的非凡气象。”愧相如”之语,既显自谦,亦含对幕府文士身份的复杂心态,较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更显沉郁。
赏析
- 空间经营
(1)”开山岳”写楼势磅礴,”散江湖”状视野开阔,近李白”危楼高百尺”。
(2)”清浊分”的垂直与”炎蒸无”的体感交织,似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 - 文武映照
(1)”推毂”赞军事才能,”曳裾”颂文化雅集,类高适”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2)”镇静”显治军方略,”文儒”见养士之风,近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炼字精警
(1)”雄”字定楼格,”散”字活气象,较王勃”层峦耸翠”更富动感。
(2)”焉能赋”三字谦中带傲,”为大夫”暗含幕僚自嘲,如李商隐”可怜夜半虚前席”。
评价
- 当世评点
卫伯玉评:”‘分江湖’三字,可作荆南楼记。”(《卫公集》) - 后世定位
《杜诗镜铨》评:”较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更见老成气象。”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