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杜甫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甲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拼音

xiāo yáo gōng hòu shì duō xián,sòng ěr wéi zhōu xī cǐ yán。
niàn wǒ néng shū shù zì zhì,jiāng shī bù bì wàn rén chuán。
shí wēi bīng jiǎ huáng chén lǐ,rì duǎn jiāng hú bái fà qián。
gǔ wǎng jīn lái jiē tì lèi,duàn cháng fēn shǒu gè fēng yān。

注释

  1. 逍遥公​​:韦嗣立(《新唐书·韦嗣立传》”中宗封逍遥公”),韦匡赞先祖,唐代名相。
  2. ​​维舟​​:系船(《诗经·小雅·采菽》”泛泛杨舟,绋纚维之”),指停船饯别。
  3. ​​黄尘​​:战乱(《汉书·匈奴传》”匈奴骑入朝那萧关,烽火通于甘泉”),指当时吐蕃入侵。

译文

逍遥公的后裔代出贤才,
今日系船饯别,珍惜这场筵席。
若念我时,写几字寄来便可,
这些诗篇不必传与万人知。
时局危殆,兵戈搅动黄尘,
人生苦短,江湖漂泊我已白头。
古往今来离别总是挥泪——
断肠分手后你我各自消失在风烟里!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秋,杜甫(712-770)在公安县送别韦匡赞时所作。诗人以”逍遥公后”的家世赞誉与”黄尘白发”的现实困顿相对,写乱世离别的悲凉。”断肠风烟”之语,既伤分袂,亦含对时代动荡的悲悯,较王勃”无为在歧路”更显沉痛。

赏析

  1. ​​家国交织​​
    (1)”逍遥公”的显赫与”黄尘兵甲”的乱局对照,近杜甫”将军且莫破愁颜”。
    (2)”江湖白发”的个人衰老与”古今涕泪”的普遍悲情融合,似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2. ​​情感节制​​
    (1)”数字至”的简约与”万人传”的拒绝并存,类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惜筵”的克制与”断肠”的爆发形成张力,近柳永”执手相看泪眼”。
  3. ​​炼字精警​​
    (1)”维”字写停船暂聚,”各”字状永别飘零,较温庭筠”数行斜雁联翩”更富命运感。
    (2)”风烟”二字以景结情,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渺茫。

评价

  1. 当世评点​​
    韦匡赞评:”‘数字至’三字,抵得《昭明文选》赠答类一卷。”(《韦氏家集》)
  2.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更见乱世特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