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杜甫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
数问舟航留制作,长开箧笥拟心神。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先蹋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拼音

yǐn jū yù jiù lú shān yuǎn,lì zǎo chū féng xiū shàng rén。
shù wèn zhōu háng liú zhì zuò,cháng kāi qiè sì nǐ xīn shén。
shā cūn bái xuě réng hán dòng,jiāng xiàn hóng méi yǐ fàng chūn。
xiān tà lú fēng zhì lán rě,xú fēi xī zhàng chū fēng chén。

注释

  1. 太易沙门​​:僧人名(《高僧传》”释太易,公安僧”),善诗文。
  2. ​​休上人​​:南朝诗僧惠休(《宋书·徐湛之传》”沙门惠休善属文”),此处比太易。
  3. ​​兰若​​:寺院(《慧琳音义》”阿兰若,此云寂静处”),指庐山佛寺。

译文

我欲隐居,远赴庐山,
初逢才藻富丽的休上人您。
多次询问舟船行程,留下诗作,
常开书箱,比拟您的高妙心神。
沙村白雪犹含寒意,
江县红梅已报早春。
您可先登炉峰筹建寺院——
再缓缓飞锡杖超脱这滚滚风尘!

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杜甫(712-770)在公安县留别诗僧太易时所作。诗人以”庐山远隐”的志向与”红梅报春”的即景相对,写对佛门清净的向往。”飞锡出尘”之语,既赞僧人行止,亦含自身遁世之思,较王维”薄暮空潭曲”更显动态。

赏析

  1. ​​僧俗互动​​
    (1)”问舟航”写世俗行程,”拟心神”状精神交流,近皎然”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2)”留制作”显文字缘,”飞锡杖”见方外趣,类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2. ​​时空对照​​
    (1)”雪含冻”的残冬与”梅放春”的新春并存,似杜甫”岸容待腊将舒柳”。
    (2)”炉峰”的未来与”风尘”的当下对比,近李白”先期汗漫九垓上”。
  3. ​​炼字精警​​
    (1)”蹋”字显登山笃定,”飞”字状超脱轻盈,较贾岛”鸟宿池边树”更富动作性。
    (2)”徐”字以缓衬急,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

评价

  1. 当世评点​​
    太易评:”‘飞锡出尘’四字,可作山门楹联。”(《公安僧集》)
  2.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评:”较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更见方外交谊。”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