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

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拼音

sān yuè xuě lián yè,wèi yīng shāng wù huá。
zhī yuán chūn yù jìn,liú zhuó bàn lí huā。

注释

  1. 物华​​:自然美景(《文选·谢灵运诗》”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此处指春日生机。
  2. ​​梨花​​:三月末花(《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梨始华”),常与雪并提。

译文

三月飞雪连下整夜,
未必会伤及春日的芳华。
只因春天将尽,
特意留下白雪来陪伴最后的梨花。

背景

本诗约作于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具体年份难考。诗人以”三月雪”的反常与”伴梨花”的温情相对,写暮春的特殊美感。”雪伴梨花”之喻,既显自然奇观,亦含对生命晚景的抚慰,较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更显静美。

赏析

  1. ​​反常合道​​
    (1)”三月雪”的异常与”未应伤”的辩证,近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
    (2)”春欲尽”的衰飒与”留著伴”的温情并存,似李商隐”夕阳无限好”。
  2. ​​意象经营​​
    (1)”连夜雪”的绵密与”梨花”的清丽相映,类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物华”的普遍与”梨花”的特写结合,近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
  3. ​​炼字精警​​
    (1)”连夜”状雪势持续,”欲尽”写春时将逝,较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更富过程感。
    (2)”留著伴”三字拟人,如姜夔”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移情。

评价

  1. ​​当世评点​​
    未见记载,宋人始关注此诗。
  2. ​​后世定位​​
    《杜诗详注》补遗评:”较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更见晚春哲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