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少荅胡王万匹罗。
拼音
bó lǜ tiān xī cǎi yù hé,jiān kūn bì wǎn zuì lái duō。
jiù suí hàn shǐ qiān duī bǎo,shǎo dá hú wáng wàn pǐ luó。
注释
- 勃律:西域古国
- 坚昆:西域部落
- 汉使:指张骞等使臣
译文
遥远的勃律国西有采玉之河,
坚昆部落的碧玉碗最为著名。
当年随汉使运来千堆珍宝,
仅需少量丝绸就能换得胡王万匹良马。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秋,杜甫在阆州期间。诗人借西域物产贸易的盛况,表达对丝绸之路重现繁华的期待。
赏析
- 西域风物的生动记载
“采玉河”与”碧碗”的特产描写。这种异域记录,较之概念化叙述更显珍贵,与《西京杂记》的博物志趣相似。 - 商贸历史的诗意呈现
“千堆宝”与”万匹罗”的贸易盛况。这种经济描写,较之单纯抒情更富特色,是杜诗中少见的商贸题材。 - 和平往来的深情追忆
“汉使”与”胡王”的友好互动。这种历史追忆,较之现实批判更显温情,反映杜甫对和平交流的向往。 - 语言风格的简练明快
“最来多”的口语化,”少答”的精确,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汉书》的简练,又带有盛唐的明快。 - 结构布局的时空跨越
前二句写西域物产,后二句写商贸往来。这种结构,较之平面描写更富历史纵深感,体现杜甫”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艺术概括力。
评价
- 宋·刘辰翁:”‘千堆”万匹’四字,写尽盛唐丝路气象”(《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 明·王嗣奭:”子美此作,得班固《西域传》记事之法”(《杜臆》)
- 清·杨伦:”结句’万匹罗’,太平之愿见于言外”(《杜诗镜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