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二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
拼音
jīn chūn xǐ qì mǎn qián kūn,nán běi dōng xī gǒng zhì zūn。
dà lì èr nián tiáo yù zhú,xuán yuán huáng dì shèng yún sūn。
注释
- 拱至尊:拥戴皇帝
- 调玉烛:指政治清明
- 玄元皇帝:唐玄宗追尊老子为玄元皇帝
- 云孙:远孙
译文
今春的喜气充盈天地间,
四方百姓齐来拥戴圣君。
大历二年重现太平盛世,
玄元皇帝的圣德泽被后世子孙。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春,杜甫在江陵期间。诗人听闻各地叛乱平定,以道教典故歌颂太平再现,表达对朝廷的期许。
赏析
- 盛世气象的恢弘展现
“喜气满乾坤”的夸张描写。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具体叙事更显气势,与《忆昔》”开元全盛日”的追忆相似。 - 道教典故的巧妙化用
“调玉烛”与”玄元孙”的道教意象。这种用典方式,较之直接歌颂更显含蓄,反映杜甫晚年对道教思想的接纳。 - 政治期望的委婉表达
“拱至尊”的拥戴描写,暗含劝勉。这种政治表达,较之直接谏言更显智慧,与《北征》的忠君思想一脉相承。 - 语言风格的庄重典雅
“满乾坤”的宏大,”圣云孙”的尊崇,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庙堂诗的庄严,又带有杜甫特有的沉郁。 - 结构布局的天地呼应
前二句写人间景象,后二写道教天意。这种结构,较之平面描写更富立体感,体现杜甫”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境界。
评价
- 宋·黄鹤:”‘调玉烛’三字,写尽太平气象”(《补注杜诗》)
- 明·王嗣奭:”后二句典重不佻,得《雅》《颂》遗音”(《杜臆》)
- 清·沈德潜:”结句’圣云孙’,忠爱之忱溢于言表”(《唐诗别裁》)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