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殁口号二首·其一

杜甫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拼音

xí qián bù jiàn jìn tán qí,bì yào réng chuán jiù xiǎo shī。
yù jú tā nián wú xiàn xiào,bái yáng jīn rì jǐ rén bēi。

注释

  1. 席谦:杜甫友人,善弹棋
  2. 毕曜:杜甫友人,诗人
  3. 玉局:指弹棋棋盘
  4. 白杨:指墓地

译文

席谦已逝,再不见他精湛的弹棋技艺,
毕曜虽亡,仍有旧日诗篇流传人间。
当年棋盘前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
而今白杨萧瑟的墓地,有几人来祭奠哀悼?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期间。诗人怀念已故友人,通过对比生前的欢乐与死后的凄凉,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赏析

  1. 生死对比的强烈反差
    “玉局笑”与”白杨悲”的今昔对照。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单纯悼亡更显深刻,与《哭李尚书》的生死感慨相似。
  2. 友人才艺的深情追忆
    “弹棋”与”小诗”的特长描写。这种细节刻画,较之泛泛而谈更显真切,体现杜甫”即事微尘”的观察力。
  3. 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无限笑”转”几人悲”的顿挫。这种生命意识,较之直接抒情更显深沉,与《醉时歌》”儒术于我何有哉”的幻灭感相通。
  4. 语言风格的简淡深沉
    “不见”与”仍传”的平实,”他年”与”今日”的对比,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陶渊明的平淡,又带有杜甫特有的沉痛。
  5. 结构布局的时空交错
    前二句写友人才艺,后二句转生死境遇。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体现杜甫”思接千载”的构思能力。

评价

  1. 宋·刘辰翁:”‘白杨悲’三字,写尽存殁之感”(《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2. 明·王嗣奭:”后二句不言悲而悲自见,得《古诗十九首》遗意”(《杜臆》)
  3. 清·杨伦:”结句’几人悲’,问得沉痛”(《杜诗镜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