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林风相与清,残尊下马复同倾。
久判野鹤如霜鬓,遮莫邻鸡下五更。
拼音
hú shuǐ lín fēng xiāng yǔ qīng,cán zūn xià mǎ fù tóng qīng。
jiǔ pàn yě hè rú shuāng bìn,zhē mò lín jī xià wǔ gēng。
注释
- 残尊:未喝完的酒
- 判:通”拚”,甘愿
- 遮莫:尽管
译文
湖水与林风一般清澈,
残酒未尽又下马共饮。
早已甘愿如野鹤般白发萧疏,
任凭邻家鸡鸣报晓到五更天。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秋,杜甫在潭州(今长沙)期间。诗人与李之芳尚书夜饮书堂,兴尽而作此诗。
赏析
- 夜饮雅趣的清新描绘
“湖风共清”与”下马同倾”的闲适。这种场景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赠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的生活情趣相似。 - 疏狂情怀的率真表达
“甘如霜鬓”的自我解嘲。这种情感表达,较之刻意修饰更显真率,反映杜甫晚年”疏懒意何长”的生活态度。 - 时间意识的超然态度
“任鸡鸣五更”的洒脱。这种时间处理,较之计较光阴更显豁达,与《曲江二首》”细推物理须行乐”相通。 - 语言风格的简淡自然
“相与清”的白描,”复同倾”的直率,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陶渊明的平淡,又带有杜甫特有的生活气息。 - 结构布局的动静相宜
前二句写动态饮宴,后二句转静态心境。这种结构,较之单一描写更富变化,体现杜甫”咫尺万里”的艺术构思。
评价
- 宋·刘辰翁:”‘任鸡鸣’三字,写尽夜饮真趣”(《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 明·王嗣奭:”后二句疏狂之态,得李白《月下独酌》风味”(《杜臆》)
- 清·杨伦:”结句’到五更’,老杜少有之放达语”(《杜诗镜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