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拼音
zhū yīng cǐ rì chuí zhū shí,guō wài shuí jiā fù guō tián。
wàn lǐ xiāng féng tān wò shǒu,gāo cái què wàng zú lí yán。
注释
- 惠义寺:在成都
- 辛员外:辛某,曾任员外郎
- 负郭田:靠近城郭的良田
- 足离筵:离别的宴席
译文
红樱桃今日已垂下累累果实,
城郭外是谁家的肥沃良田?
万里他乡相逢只顾紧紧握手,
才士却又要面对这离别筵席。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夏,杜甫在成都期间。诗人于惠义寺园送别友人辛员外,借眼前景物抒发聚散无常之慨。
赏析
- 即景抒怀的自然融合
“朱樱垂实”与”负郭田”的眼前景。这种情景处理,较之单纯抒情更显自然,与《江畔独步寻花》的即景手法相似。 - 离别情感的复杂表达
“贪握手”与”望离筵”的矛盾心理。这种情感描写,较之单一愁绪更显真实,与《赠卫八处士》”明日隔山岳”的离别相通。 - 空间意象的强烈对比
“万里逢”的辽阔与”离筵”的局促。这种空间设置,较之平面叙述更富张力,突显人生聚散的无常。 - 语言风格的简淡含蓄
“垂朱实”与”负郭田”的质朴,”贪握手”的直白,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平淡,又带有杜甫特有的沉郁。 - 结构布局的今昔交织
前二句写眼前景,后二句转离别情。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体现杜甫”即小见大”的构思能力。
评价
- 宋·刘辰翁:”‘贪握手’三字,写尽他乡遇故之喜”(《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 明·王嗣奭:”后二句不言悲而悲自见,得《国风》含蓄之致”(《杜臆》)
- 清·杨伦:”结句’望离筵’,去住之情见于言外”(《杜诗镜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