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闷十二首·其八

杜甫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
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

拼音

bú jiàn gāo rén wáng yòu chéng,lán tián qiū hè màn hán téng。
zuì chuán xiù jù huán qū mǎn,wèi jué fēng liú xiàng guó néng。

注释

  1. 王右丞:王维,曾任尚书右丞
  2. 蓝田:王维辋川别业所在地
  3. 相国:指王维弟王缙,曾任宰相

译文

再也见不到高人王右丞,
蓝田山水间只剩寒藤蔓延。
他精妙的诗句传遍天下,
王家的风流文采未绝——宰相(王缙)犹能传承。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流寓夔州期间。王维卒于761年,杜甫通过追忆这位诗画大家,表达对盛唐文化的怀念。

赏析

  1. 对前辈的深情追忆
    开篇直抒对王维的怀念,”不见”二字饱含痛惜。蓝田辋川是王维隐居地,”寒藤”意象暗示人去园荒的凄凉,与”高人”形成强烈反差。
  2. 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秀句寰区满”充分肯定王维诗歌的广泛影响,这种评价出自”诗圣”之口,更显分量。杜甫曾言”最传秀句寰区满”,可见对王维诗的推崇。
  3. 文化传承的殷切期待
    末句提及王缙,暗含对文化世家传统延续的关注。这种期待超越个人,体现杜甫对整个文化命脉的忧思。
  4. 语言风格的含蓄蕴藉
    全诗无直白抒情,通过”寒藤”意象、”未绝”等措辞,含蓄传达深沉感慨,体现杜甫晚期诗风的凝练。
  5. 今昔对比的艺术构思
    前两句写王维逝去的现实,后两句写其精神遗产的流传。这种结构深化了”解闷”主题中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评价

  1. 宋·苏轼:”杜公此绝,王孟一派精神尽出”(《东坡题跋》)
  2. 明·胡震亨:”‘未绝风流’四字,见少陵胸次非止论一人一家”(《唐音癸签》)
  3. 清·王士禛:”结句转折,寄托遥深,非独悼右丞,实忧大雅之不作”(《带经堂诗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