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生二绝·其一

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拼音

èr yuè liù yè chūn shuǐ shēng,mén qián xiǎo tān hún yù píng。
lú cí xī chì mò màn xǐ,wú yǔ rǔ cáo jù yǎn míng。

注释

  1. 鸬鹚:捕鱼的水鸟
  2. 鸂鶒:一种水鸟,形似鸳鸯
  3. 汝曹:你们
  4. 眼明:指能看清事物本质

译文

二月初六夜春水上涨,
门前的小滩几乎与岸齐平。
鸬鹚和鸂鶒别空欢喜,
我与你们都心明眼亮。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中通过春水上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灵的平等关怀。

赏析

  1. 自然变化的精准捕捉
    “春水生”与”滩欲平”的动态描写。这种自然观察,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与”细雨鱼儿出”的细腻笔法一脉相承。
  2. 平等意识的独特表达
    “吾与汝曹”的对话姿态。这种情感抒发,较之居高临下的怜悯更显境界,反映杜甫”物与同胞”的哲学思想。
  3. 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
    “莫漫喜”的劝诫口吻。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单纯写景更富趣味性,体现杜甫晚期诗风的活泼特质。
  4. 语言风格的简淡幽默
    “浑欲平”的白描,”俱眼明”的谐趣,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是杜甫草堂时期”老去诗篇浑漫与”的典型表现。
  5. 结构布局的由景入理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转理。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思想性,体现”即小见大”的构思特点。

评价

  1. 宋·刘辰翁:”‘俱眼明’三字,写尽少陵平等观”(《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2. 明·王嗣奭:”后二句谐趣横生,得陶靖节《饮酒》真意”(《杜臆》)
  3. 清·浦起龙:”结句’眼明’,见诗人与物为春之怀”(《读杜心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