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拼音
xiàng lái jiāng shàng shǒu fēn fēn,sān rì chéng gōng shì chū qún。
yǐ chuán tóng zǐ qí qīng zhú,zǒng nǐ qiáo dōng dài shǐ jūn。
注释
- 李司马:李姓官员,时任司马
- 高使君:高姓刺史
- 骑青竹:儿童游戏,喻百姓欢庆
- 总拟:都准备
译文
往日江上建桥人手纷忙,
三日便告成功确实超群。
已听闻孩童骑着竹马嬉戏,
百姓们都准备在桥东迎接使君。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期间。诗中记录了李司马快速建成桥梁,迎接高使君从成都返回的地方盛事。
赏析
- 民生工程的热情记录
“三日成功”的效率赞叹。这种社会描写,较之概念化抒情更显真切,体现杜甫”诗史”精神的另一面向。 - 官民互动的生动展现
“童子骑竹”的欢庆场景。这种细节捕捉,较之官方颂扬更富生活气息,反映诗人对地方治理的肯定。 - 艺术构思的虚实结合
“手纷纷”的实写与”待使君”的虚写。这种手法,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暗含”政通人和”的赞许。 - 语言风格的明快流畅
“事出群”的简练,”骑青竹”的活泼,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是杜甫蜀中时期诗风多样化的体现。 - 结构布局的由工及礼
前两句赞工程,后两句写迎候。这种结构,较之单一描写更富层次感,体现”以小事大”的构思特点。
评价
- 宋·刘辰翁:”‘骑青竹’三字,写尽民间喜气”(《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 明·王嗣奭:”后二句得《诗经·甘棠》’勿剪勿伐’遗意”(《杜臆》)
- 清·仇兆鳌:”结句’待使君’,见诗人观政之眼”(《杜诗详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