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拼音
dà yì shāo cí qīng qiě jiān,kòu rú āi yù jǐn chéng chuán。
jūn jiā bái wǎn shèng shuāng xuě,jí sòng máo zhāi yě kě lián。
注释
- 大邑:今四川大邑县,唐代著名瓷器产地
- 哀玉:清越如玉磬的声音
- 锦城:成都别称
- 茅斋:杜甫草堂
译文
大邑烧制的瓷器既轻又坚,
敲击声如哀玉清响传遍锦城。
你家的白碗比霜雪还要洁白,
快送到我的茅斋来也显风雅。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期间。诗中向友人韦班乞求大邑瓷碗,展现了诗人对日常器物的审美追求。
赏析
- 器物审美的诗意表达
“轻且坚”与”如哀玉”的品质描写。这种咏物手法,较之概念化赞美更显专业,反映杜甫对工艺品的独到眼光。 - 文人雅趣的生动记录
“胜霜雪”的比喻与”急送”的迫切。这种情感抒发,较之含蓄表达更显真率,体现诗人”渐于诗律细”的生活情趣。 - 地域特色的精准捕捉
“大邑瓷”与”锦城传”的地方标识。这种细节描写,较之泛泛而谈更富历史实感,是杜诗”诗史”特质的微观呈现。 - 语言风格的清新明快
“扣如哀玉”的听觉美感,”胜霜雪”的视觉对比,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是杜甫草堂时期诗风趋于平淡自然的体现。 - 结构布局的由物及人
前两句咏物,后两句抒怀。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性,体现”即小见大”的构思特点。
评价
- 宋·黄鹤:”‘如哀玉’三字,写尽瓷器神韵”(《补注杜诗》)
- 明·王嗣奭:”子美此作,得陆羽《茶经》品器之精”(《杜臆》)
- 清·杨伦:”结句’也可怜’,谐趣中见真率”(《杜诗镜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