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拼音
luò luò chū qún fēi jǔ liǔ,qīng qīng bù xiǔ qǐ yáng méi。
yù cún lǎo gài qiān nián yì,wèi mì shuāng gēn shù cùn zāi。
注释
- 韦少府班:姓韦的县尉,名班
- 落落:孤高貌
- 老盖:松树如盖的树冠
- 霜根:经霜的松根,指松苗
译文
孤高出众绝非榉柳之流,
四季常青岂是杨梅可比。
想要保存这千年松树的意境,
特来寻觅几寸长的松苗栽种。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期间。诗中通过向韦班求取松树苗,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向往和对自然生命的珍视。
赏析
- 人格象征的深刻寄托
“落落出群”与”青青不朽”的松树品格。这种咏物手法,较之单纯状物更显思想性,与《古柏行》”柯如青铜根如石”的象征一脉相承。 - 生命哲理的巧妙揭示
“千年意”与”数寸栽”的时空对照。这种哲理表达,较之直接议论更富诗意,反映杜甫”即物穷理”的思维方式。 - 对比手法的精准运用
“非榉柳”与”岂杨梅”的双重否定。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平面描写更富张力,强化了松树的独特品格。 - 语言风格的刚健含蓄
“落落”的孤高,”霜根”的坚韧,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建安风骨,又带有杜甫特有的沉郁。 - 结构布局的由形入神
前两句写形,后两句转意。这种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层次感,体现”托物言志”的传统手法。
评价
- 宋·刘辰翁:”‘霜根栽’三字,写尽孤松气骨”(《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 明·王嗣奭:”后二句得左太冲’郁郁涧底松’遗意”(《杜臆》)
- 清·仇兆鳌:”结句’数寸栽’,见诗人护惜生机之怀”(《杜诗详注》)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