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拼音
shào wú shì sú yùn,xìng běn ài qiū shān。
wù luò chén wǎng zhōng,yī qù sān shí nián。
jī niǎo liàn jiù lín,chí yú sī gù yuān。
kāi huāng nán yě jì,shǒu zhuō guī yuán tián。
fāng zhái shí yú mǔ,cǎo wū bā jiǔ jiān。
yú liǔ yīn hòu yán,táo lǐ luó táng qián。
ài ài yuǎn rén cūn,yī yī xū lǐ yān。
gǒu fèi shēn xiàng zhōng,jī míng sāng shù diān。
hù tíng wú chén zá,xū shì yǒu yú xián。
jiǔ zài fán lóng lǐ,fù dé fǎn zì rán。
注释
- 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气质(《晋书》”少有高韵”)
- 尘网:世俗束缚(《庄子》”天网恢恢”)
- 羁鸟:笼中鸟(《文选》”羁鸟思故栖”)
- 暧暧:昏暗不明(《楚辞》”时暧暧其将罢”)
- 墟里烟:村落炊烟(《史记》”墟里上炊烟”)
- 樊笼:牢笼(《后汉书》”樊笼天地”)
译文
年少无迎合世俗性情,天性本就热爱山林。
误入尘世罗网之中,一去蹉跎三十冬春。
笼中鸟眷恋旧时林,池里鱼思念故渊深。
开垦荒地南野之际,守拙本性归返田园。
方型宅地十余亩广,茅草房屋八九间连。
榆柳树荫遮后屋檐,桃李果树列堂前边。
朦胧远处他人村落,袅袅升起墟里炊烟。
狗吠声传深巷之中,鸡鸣音绕桑树之巅。
门庭没有尘俗杂事,静室颇多安适悠闲。
久在世俗牢笼困守,终得重返自然本原。
背景
- 时间:义熙元年(405年)辞彭泽令归隐后
- 历史背景:
- 晋宋易代的政治动荡
- 门阀制度下的仕途困顿
- 思想渊源:
- 融合儒家”安贫乐道”与道家”返璞归真”
- 实践”躬耕自资”的生活理想
赏析
本诗构建了三重美学空间:
- 心理空间:”少无适俗韵”到”复得返自然”的精神回归轨迹
- 建筑空间: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的向心式田园布局
- 声音空间:狗吠-鸡鸣的田园交响
艺术突破:
- 意象系统创新:将”羁鸟””池鱼”转化为知识分子精神符号
- 空间叙事手法:由远及近(村-烟)到由外而内(巷-树-庭-室)的镜头推移
- 哲学意境升华:在”樊笼/自然”的二元对立中确立新的人生价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二句,通过视觉朦胧美与情感依恋性的完美结合,成为后世田园诗的经典意象范式。
评价
南朝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宋代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元代方回:”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明代王世贞:”五言古诗,当以此为第一”
现代朱光潜:”中国诗人里最和谐的人格表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