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
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
拼音
qī lì suì yún mù,yōng hè pù qián xuān。
nán pǔ wú yí xiù,kū tiáo yíng běi yuán。
qīng hú jué yú lì,kuī zào bù jiàn yān。
shī shū sāi zuò wài,rì zè bù huáng yán。
xián jū fēi chén è,qiè yǒu yùn yán xiàn。
hé yǐ wèi wǒ huái,lài gǔ duō cǐ xián。
注释
- 拥褐:穿着粗布衣(《左传》”褐宽博”)
- 馀沥:酒渣(《礼记》”馀沥不溉”)
- 日昃:太阳西斜(《尚书》”日中昃”)
- 陈厄:孔子被困陈蔡(《论语》”在陈绝粮”)
- 愠言:怨言(《论语》”人不知而不愠”)
- 此贤:古代贫士(《史记》”贤人失志”)
译文
岁末寒风甚凄厉,披粗衣晒前廊檐。
南园花草无存留,北园枯枝满目见。
倒尽壶中最后一滴酒,灶里无火断炊烟。
诗书堆满座位外,日斜无暇去钻研。
闲居虽非陈蔡厄,私下难免出怨言。
何以宽慰我胸怀?幸赖古来多圣贤。
背景
- 时间:元嘉三年(426年)晚年
- 历史背景:
- 刘宋初年的政治高压
- 门阀制度下的寒士困境
- 思想渊源:
- 继承《论语》”君子固穷”传统
- 发展阮籍《咏怀》的贫士主题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贫士形象:
- 物质层面:
- “褐衣-馀沥-无烟”的生存困境
- “枯条-诗书”的空间对立
- 精神层面:
- “不遑研”的学术困境
- “愠言-慰怀”的心理挣扎
- 历史维度:
- “陈厄”的儒家典故
- “古贤”的精神谱系
艺术突破:
- 意象创新:将”曝前轩”转化为贫士的精神姿态
- 结构设计:前八句铺陈现实,后四句精神超越
- 情感控制:在”愠言”与”慰怀”间保持张力
“诗书塞座外”的悖论式描写,既写物质窘迫,又显精神富足。
评价
南朝钟嵘《诗品》:”情兼雅怨,文体省净”
宋代黄庭坚:”晋宋人物,惟陶公真能安贫”
明代王世贞:”古今咏贫诗,当以此为极则”
现代陈寅恪:”中古士大夫精神自持的文学见证”
日本学者一海知义:”东方’固穷’美学的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