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
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拼音
mén yǒu chē mǎ kè,jià yán fā gù xiāng。
niàn jūn jiǔ bù guī,rú jì shè jiāng xiāng。
tóu mèi fù mén tú,lǎn yī bù jí cháng。
fǔ yīng xié kè qì,yǎn lèi xù wēn liáng。
jiè wèn bāng zú jiān,cè chuàng lùn cún wáng。
qīn yǒu duō líng luò,jiù chǐ jiē diāo sàng。
shì cháo hù qiān yì,chéng què huò qiū huāng。
fén lǒng rì yuè duō,sōng bǎi yù máng máng。
tiān dào xìn chóng tì,rén shēng ān dé cháng。
kāng kǎi wéi píng shēng,fǔ yǎng dú bēi shāng。
注释
- 濡迹:滞留他乡(《楚辞》”蹇淹留而无成”)
- 投袂:挥袖急行(《左传》”投袂而起”)
- 温凉:寒暄问候(《史记》”道温凉毕”)
- 旧齿:故老旧友(《国语》”敬老慈幼,恤孤哀旧齿”)
- 崇替:兴衰更替(《国语》”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俯仰:瞬息之间(《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译文
门前有车马客到,自称来自我故乡。
念君久在他乡滞,跋涉江湘远来访。
挥袖急奔出门迎,揽衣不及整衣裳。
捶胸携客同落泪,拭泪相问候短长。
询问故乡亲族事,悲怆共话存与亡。
亲友大多已离散,故旧长辈尽凋丧。
市井朝廷多变迁,城楼或已成丘荒。
坟冢随年月增多,松柏茂盛郁苍苍。
天道确实有兴替,人生岂能得久长?
回首平生唯慷慨,俯仰之间独悲伤。
背景
- 时间:太康末年(290年左右)
- 历史背景:
- 吴亡后江南士族的没落
- 西晋统一后的政治清洗
- 文学动机:
- 借乐府旧题抒亡国之痛
- 记录士族凋零的历史悲剧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叙事维度:
- 场景维度:
- “投袂-揽衣”的急切动作
- “拊膺-掩泪”的情感爆发
- 历史维度:
- “市朝迁易”的政治剧变
- “坟垄松柏”的时间痕迹
- 哲学维度:
- “天道崇替”的规律认知
- “俯仰悲伤”的存在感悟
艺术突破:
- 动作描写:连续7个动词(投/赴/揽/拊/携/掩/叙)强化戏剧性
- 意象创新:将”松柏郁茫茫”转化为历史沧桑的象征
- 情感递进:从个人问候升华为时代悲歌
“天道信崇替”六字,既是对《周易》变易观的继承,又是对吴亡教训的诗意总结。
评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士衡沉密,故情繁而辞隐”
唐代皎然:”晋世悲音,此篇为最”
明代王世贞:”乐府变体,实开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先河”
现代陈寅恪:”吴郡陆氏家族命运的文学见证”
日本学者兴膳宏:”贵族挽歌的巅峰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