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恢天网。
飞沈是收。
受兹下臣。
腾光清霄。
拼音
huī huī tiān wǎng,fēi shěn shì shōu。
shòu zī xià chén,téng guāng qīng xiāo。
注释
- 恢恢:广大无边(《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飞沈:飞升与沉沦(《后汉书》”飞沈各殊”)
- 下臣:作者自谦(《礼记》”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曰天子之老,大夫曰下臣”)
- 腾光:闪耀光芒(《楚辞》”腾光以眩目”)
- 清霄:晴朗天空(《淮南子》”清霄无垠”)
- 宣猷:宣扬大道(《尚书》”宣猷格人”)
译文
无边无际天罗网,飞升沉沦皆收囊。
承蒙恩泽此微臣,光芒腾耀入清苍。
背景
- 时间:元康九年(299年)任太子洗马时
- 历史背景:
- 晋惠帝时期的宫廷宴会
- 陆氏家族在晋室的地位上升
- 文学动机:
- 应制赋诗颂扬皇权
- 表达”君臣遇合”的政治理想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颂圣维度:
- 权力象征:
- “天网”的皇权隐喻
- “飞沈”的统摄能力
- 君臣关系:
- “下臣”的谦卑定位
- “腾光”的恩宠象征
- 空间意象:
- “恢恢”的横向扩展
- “清霄”的纵向升华
艺术突破:
- 意象再造:将道家”天网”转化为皇权颂喻
- 对仗浓缩:四句完成”天道-皇权-臣子-升华”的颂圣逻辑
- 声韵设计:平仄交替模拟”飞沈”起伏
“腾光清霄”四字,既是对《楚辞》”九阳”意象的化用,又开创了应制诗的光明意象传统。
评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
唐代皎然:”颂体之变,实自士衡始”
明代王世贞:”应制诗而具风云气”
现代程千帆:”西晋宫廷文学的代表作”
日本学者兴膳宏:”贵族文学与权力话语的结合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