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余残酒。
膝有横琴。
拼音
wèng yú cán jiǔ,xī yǒu héng qín。
注释
- 瓮余:酒瓮所剩(《说文》”瓮,罂也”)
- 残酒:未饮尽之酒(《世说新语》”不能复饮,因醉残酒”)
- 横琴:平放之琴(《礼记》”士无故不撤琴瑟”)
- 膝有:置于膝上(《庄子》”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译文
酒瓮尚余残存酒,膝上横放一张琴。
背景
- 时间:元康年间(291-299年)
- 历史背景:
- 西晋名士饮酒风尚
- 陆机入洛后的文人雅集
- 文学动机:
- 记录名士生活片段
- 实践”琴酒自娱”的魏晋风度
赏析
残句蕴含三重意境:
- 物质意象:
- “残酒”的未尽之意
- “横琴”的待奏之态
- 动作暗示:
- “余”字的静态延续
- “有”字的存在确认
- 精神空间:
- 酒中见放达
- 琴里藏玄心
艺术特色:
- 意象并置:酒器与乐器的物质对仗
- 空间留白:两句构成”物-我”对话框架
- 声色通感:视觉(瓮/琴)与听觉(琴弦无声)的交织
“膝有横琴”四字,既是对《礼记》”士无故不撤琴瑟”的实践,又暗含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意境。
评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士衡沉密,故情繁而辞隐”
宋代苏轼:”晋人风味,正在不言之表”
明代胡应麟:”断珪残璧,尤足宝惜”
现代钱钟书:”物我关系的诗性定格”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六朝’物的美学’的缩影”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