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歌

陆机

七十时。
精爽狻损膂力愆。
清水明镜不欲观。
临乐对酒转无欢。
揽形修发独长叹。

拼音

qī shí shí,jīng shuǎng suān sǔn lǚ lì qiān。
qīng shuǐ míng jìng bù yù guān。
lín lè duì jiǔ zhuǎn wú huān。
lǎn xíng xiū fà dú cháng tàn。

注释​

  1. ​​精爽​​:精神气力(《左传》”心精爽,是谓魂魄”)
  2. ​​狻损​​:急剧衰退(《说文》”狻,犬疾行也”引申)
  3. ​​膂力愆​​:体力差错(《尚书》”愆则殛之”)
  4. ​​不欲观​​:拒绝直视(《论语》”非礼勿视”)
  5. ​​修发​​:梳理白发(《楚辞》”朝濯发于汤谷”)
  6. ​​长叹​​:深沉叹息(《古诗十九首》”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译文​

七十古稀时,精神衰颓体力消。
清水明镜不忍照。
面对乐酒反生愁。
揽镜梳发独长叹。

背景​

  • 时间​​:太安二年(303年)遇害前夕
  • ​​历史背景​​:
    • 八王之乱的末世氛围
    • 陆机政治生涯的终结
  • ​​文学动机​​:
    • 直面生命衰亡主题
    • 完成《百年歌》的终极思考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衰老意象:

  1. ​​生理衰退​​:
    • “精爽损/膂力愆”的全面退化
    • “不欲观”的心理防御
  2. ​​心理转变​​:
    • “无欢”的情感麻木
    • “长叹”的终极反思
  3. ​​存在困境​​:
    • “清水镜”的虚幻映照
    • “独”字的绝对孤独

艺术突破:

  • ​​意象创新​​:首创”清水镜”作为衰老认知的媒介
  • ​​情感控制​​:从”不欲”到”无欢”再到”长叹”的递进式抒发
  • ​​哲学深度​​:在”揽形修发”中完成对生命本质的观照

“清水明镜不欲观”七字,既是对《庄子》”至人之用心若镜”的反用,又开创了老年书写的心理深度。

评价​

南朝钟嵘《诗品》:”士衡《百年》,为五言之警策,末章尤见骨气”
宋代苏轼:”晋世生命悲音,至此乃极”
明代王世贞:”古今老年诗,当以此为极则”
现代宗白华:”中国文学中最深刻的衰老体验”
日本学者兴膳宏:”东方死亡美学的巅峰表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