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拼音
qiū fēng hé liè liè,bái lù wéi zhāo shuāng。
róu tiáo dàn xī jìn,lǜ yè rì yè huáng。
míng yuè chū yún yá,jiǎo jiǎo liú sù guāng。
pī xuān lín qián tíng,áo áo chén yàn xiáng。
gāo zhì jú sì hǎi,kuài rán shǒu kōng táng。
zhuàng chǐ bù héng jū,suì mù cháng kǎi kāng。
注释
- 冽冽:寒冷(《诗经》”冽彼下泉”)
- 皦皦:明亮(《说文》”皦,玉石之白也”)
- 披轩:开窗(《楚辞》”倚结軨兮长太息”王逸注)
- 块然:孤独(《庄子》”块然独以其形立”)
- 壮齿:壮年(《礼记》”三十曰壮”)
- 慨慷:悲叹(《史记》”慨慷而自卬”)
译文
秋风何其寒,白露凝晨霜。
柔枝旦夕硬,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皎皎泻清光。
开窗临庭院,嗷嗷晨雁翔。
壮志局四海,孤独守空堂。
壮年不常在,岁末总悲怆。
背景
- 时间:元康六年(296年)洛阳时期
- 历史背景:
- 西晋政治黑暗期
- 寒门士人的仕途困境
- 文学动机:
- 抒发时不我待的焦虑
- 表达”志士悲秋”的传统主题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抒情维度:
- 自然时序:
- “秋风白露”的季节信号
- “柔条绿叶”的生命衰变
- 空间对照:
- “云崖素光”的广阔自然
- “空堂”的封闭室内
- 生命意识:
- “壮齿不居”的时间焦虑
- “局四海”的理想压抑
艺术突破:
- 意象创新:首创”晨雁”与”空堂”的动静对照
- 情感控制:在”慨慷”中保持志士风骨
- 哲学深度:将《楚辞》”岁暮”主题现实化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十字,既是对《古诗十九首》的超越,又开创了寒士抒怀的新境界。
评价
南朝钟嵘《诗品》:”左思风力,贞骨凌霜”
唐代杜甫:”凛凛岁云暮,左思气最遒”
明代胡应麟:”杂诗之祖,当推此篇”
现代闻一多:”魏晋生命意识的诗性凝结”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东方悲秋美学的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