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张载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从之巫山高。
登崖远望涕泗交,我之怀矣心伤劳。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
愿因飘风超远路,终然莫致增永慕。

拼音

wǒ suǒ sī xī zài nán cháo,yù wǎng cóng zhī wū shān gāo。
dēng yá yuǎn wàng tì sì jiāo,wǒ zhī huái yǐ xīn shāng láo。
jiā rén yí wǒ tǒng zhōng bù,hé yǐ zèng zhī liú huáng sù。
yuàn yīn piāo fēng chāo yuǎn lù,zhōng rán mò zhì zēng yǒng mù。

注释​

  1. ​​南巢​​:南方远地(《尚书》”成汤放桀于南巢”)
  2. ​​巫山高​​:典出汉乐府《巫山高》”巫山高,高以大”
  3. ​​筒中布​​:细布(《说文》”筒,通箫也”段注引申)
  4. ​​流黄素​​:黄绢(《古诗》”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5. ​​飘风​​:旋风(《诗经》”飘风自南”)
  6. ​​永慕​​:长久思慕(《后汉书》”永慕长恸”)

译文​

我所思念的在南巢,欲往相随巫山高。
登崖远望泪纵横,我心思念心伤劳。
佳人赠我筒中布,我回赠何物?黄绢素。
愿借旋风越远路,终究难达增永慕。

背景​

  • ​​时间​​: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
  • ​​历史背景​​:
    • 西晋统一初期的南北阻隔
    • 文人模仿汉乐府的风尚
  • ​​文学动机​​:
    • 继承《楚辞》”求女”传统
    • 探索”空间阻隔”的抒情模式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阻隔维度:

  1. ​​地理阻隔​​:
    • “南巢”与”巫山”的南北对峙
    • “登崖远望”的视觉极限
  2. ​​情感交流​​:
    • “筒中布”的实物传递
    • “流黄素”的象征回赠
  3. ​​精神困境​​:
    • “飘风”的虚幻寄托
    • “永慕”的永恒缺憾

艺术突破:

  • ​​结构创新​​:首创”所思-欲往-难达”的三段式抒情结构
  • ​​意象组合​​:将”巫山高”与”飘风”重构为新意象群
  • ​​情感深度​​:在”涕泗”与”永慕”间形成情感张力

评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张载艳逸,足继楚声”
唐代李白:”张公巫山句,可以泣鬼神”
明代王世贞:”思慕诗之祖,当推此篇”
现代闻一多:”中国阻隔美学的奠基之作”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东方空间诗学的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