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

太谷石榴,木滋之最。
肤如凝脂,汁如清濑。
江南都蔗,张掖丰柿。
三巴黄甘,瓜州素柰。
凡此数品,殊美绝快。
渴者所思,铭之裳带。

拼音

tài gǔ shí liú,mù zī zhī zuì。
fū rú níng zhī,zhī rú qīng lài。
jiāng nán dū zhè,zhāng yè fēng shì。
sān bā huáng gān,guā zhōu sù nài。
fán cǐ shù pǐn,shū měi jué kuài。
kě zhě suǒ sī,míng zhī cháng dài。

注释​

  1. ​​木滋​​:果树(《说文》”滋,益也”段注)
  2. ​​清濑​​:清澈急流(《楚辞》”石濑兮浅浅”)
  3. ​​都蔗​​:优质甘蔗(《南都赋》”都蔗虽甘”)
  4. ​​素柰​​:白苹果(《上林赋》”素柰夏熟”)
  5. ​​裳带​​:衣带(《礼记》”绅韠裳带”)

译文​

太谷石榴,果中极品。
果皮如凝脂,果汁似清泉。
江南的甘蔗,张掖的柿。
三巴的黄柑,瓜州的白柰。
凡此种种,绝美非常。
渴时所念,刻于衣带。

背景​

  • ​​时间​​: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
  • ​​历史背景​​:
    • 西晋统一后的物产流通
    • 贵族饮食文化的发展
  • ​​文学动机​​:
    • 记录四方珍馐
    • 开创咏物铭新体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审美维度:

  1. ​​味觉体验​​:
    • “汁如清濑”的流动性
    • “殊美绝快”的复合感受
  2. ​​地理图谱​​:
    • 太谷-江南-张掖-三巴-瓜州的物产地图
    • 石榴-甘蔗-柿-黄甘-素柰的味觉谱系
  3. ​​生活美学​​:
    • “铭之裳带”的雅致行为
    • “渴者所思”的需求转化

艺术突破:

  • ​​意象组合​​:开创”水果地理志”的书写模式
  • ​​感官描写​​:触觉(凝脂)与视觉(清濑)的通感运用
  • ​​文体杂交​​:将方物志转化为诗意铭文

“渴者所思,铭之裳带”八字,既是对《诗经》”中心藏之”的化用,又开创了生活美学的表达范式。

评价​

南朝钟嵘《诗品》:”张载咏物,鲜净有滋味”
宋代苏轼:”晋人风味,此铭尽之”
明代杨慎:”水果方物志之祖”
现代汪曾祺:”中国饮食文学的开山之作”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东方味觉美学的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