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铭

张载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
南通邛僰,北达褒斜。
狭过彭碣,高踰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
是曰剑阁,壁立千仞。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世浊则逆,道清斯顺。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
矧兹狭隘,土之外区。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
山河之固,见屈吴起。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
自古迄今,天命匪易。
凭阻作昏,鲜不败绩。
公孙既灭,刘氏衔璧。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拼音

yán yán liáng shān,jī shí é é。
yuǎn shǔ jīng héng,jìn zhuì mín bō。
nán tōng qióng bó,běi dá bāo xié。
xiá guò péng jié,gāo yú sōng huá。
wéi shǔ zhī mén,zuò gù zuò zhèn。
shì yuē jiàn gé,bì lì qiān rèn。
qióng dì zhī xiǎn,jí lù zhī jùn。
shì zhuó zé nì,dào qīng sī shùn。
bì yóu wǎng hàn,kāi zì yǒu jìn。
qín dé bǎi èr,bìng tūn zhū hóu。
qí dé shí èr,tián shēng xiàn chóu。
shěn zī xiá ài,tǔ zhī wài qū。
yī rén hè jǐ,wàn fū zī jū。
xíng shèng zhī dì,fěi qīn wù jū。
xī zài wǔ hóu,zhōng liú ér xǐ。
shān hé zhī gù,jiàn qū wú qǐ。
xīng shí zài dé,xiǎn yì nán shì。
dòng tíng mèng mén,èr guó bù sì。
zì gǔ qì jīn,tiān mìng fěi yì。
píng zǔ zuò hūn,xiǎn bù bài jī。
gōng sūn jì miè,liú shì xián bì。
fù chē zhī guǐ,wú huò chóng jì。
lè míng shān ā,gǎn gào liáng yì。

注释​

  1. ​​剑阁​​:蜀道要隘(《华阳国志》”剑阁道三十里,至险”)
  2. ​​百二​​:秦地险要(《史记》”秦得百二”)
  3. ​​趑趄​​:徘徊不前(《周易》”其行次且”)
  4. ​​衔璧​​:投降(《左传》”许男面缚衔璧”)
  5. ​​山阿​​:山坳(《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
  6. ​​梁益​​:梁州与益州(《尚书》”华阳黑水惟梁州”)

译文​

梁山巍峨,巨石耸立。
远连荆衡,近接岷嶓。
南通邛僰,北抵褒斜。
窄超彭碣,高过嵩华。
此为蜀门,天险屏障。
名为剑阁,峭壁千丈。
穷尽地险,极至路峻。
世道昏则闭塞,政治清则通畅。
汉末闭关自守,晋初方得开放。
秦据险要,吞并诸侯。
齐得地利,田生献谋。
况此狭隘边地,一人持戟,万人难进。
形胜要地,非亲勿守。
昔日武侯,临江而叹。
山河之固,终败吴起。
兴亡在德,险不足恃。
洞庭孟门,两国灭亡。
自古至今,天命难违。
凭险作乱,多遭败亡。
公孙述灭,刘禅投降。
前车之鉴,勿蹈覆辙。
刻铭山间,敬告梁益。

背景​

  • ​​时间​​: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
  • ​​历史背景​​:
    • 晋初平定蜀地后的政治警示
    • 对公孙述、刘禅割据教训的反思
  • ​​文学动机​​:
    • 实践”山川铭”的政论功能
    • 探索地理与政治的隐喻关系

赏析​

本诗构建四重论证体系:

  1. ​​地理描写​​(前16句):
    • 空间定位:”荆衡-岷嶓”的坐标体系
    • 险峻渲染:”千仞-万夫”的夸张手法
  2. ​​历史例证​​(中12句):
    • 秦齐对比:地利与谋略的关系
    • 武侯典故:对”险可恃”论的解构
  3. ​​政治警示​​(后16句):
    • 天命观:”凭阻作昏”的必然失败
    • 鉴戒论:”覆车之轨”的重复警示
  4. ​​铭文功能​​(末2句):
    • 勒石纪功的传统
    • 警示未来的现实意义

艺术突破:

  • ​​文体融合​​:铭文与政论的完美结合
  • ​​结构创新​​:地理-历史-政治的递进论证
  • ​​语言力度​​:四言句式蕴含雷霆之势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八字,既是对《尚书》”恃德者昌”的呼应,又成为后世政治地理学的金句。

评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张载剑阁,其才清采,迅足骎骎”
宋代苏轼:”晋世铭文,当以此为第一”
明代杨慎:”地理政论之祖,字字金石”
现代钱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文学典范”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东方险要美学的巅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