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东注,出自城池。
鱼鳖炽殖,水鸟盈涯。
菱藕狎獦,粳稻连畦。
渐台中起,列馆参差。
惟水泱泱,厥大难訾。
拼音
kāi yuán dōng zhù,chū zì chéng chí。
yú biē chì zhí,shuǐ niǎo yíng yá。
líng ǒu xiá gé,jīng dào lián qí。
jiàn tái zhōng qǐ,liè guǎn cēn cī。
wéi shuǐ yāng yāng,jué dà nán zī。
注释
- 洪池陂:人工蓄水池(《水经注》”洪池在洛阳东”)
- 狎獦:交错分布(《说文》”獦,猎也”引申)
- 渐台:水中高台(《汉书》”建章宫渐台高二十余丈”)
- 泱泱:水势浩大(《诗经》”维水泱泱”)
- 难訾:不可计量(《史记》”富埒天子,不可訾计”)
译文
开凿水源东流注,发端自于护城池。
鱼鳖繁盛多繁殖,水鸟聚集满岸栖。
菱藕交错相分布,粳稻连绵遍田畦。
渐台巍峨水中起,楼馆罗列参差立。
但见池水浩荡荡,其势宏大难估量。
背景
- 时间: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
- 历史背景:
- 西晋初期水利工程建设
- 都城洛阳的城市规划
- 文学动机:
- 歌颂人工与自然的和谐
- 实践”都城赋”的铭文转化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空间意象:
- 生态空间:
- “鱼鳖-水鸟”的动物群落
- “菱藕-粳稻”的植物分布
- 建筑空间:
- “渐台”的垂直结构
- “列馆”的水平延伸
- 美学空间:
- “泱泱”的视觉震撼
- “难訾”的心理感受
艺术突破:
- 视角创新:采用”生态-建筑-心理”三重递进视角
- 对偶技巧:严格工整的骈俪句式
- 空间叙事:从微观生态到宏观气势的铺陈
“惟水泱泱,厥大难訾”八字,既是对《诗经》”河水洋洋”的化用,又开创了都城水景描写的新范式。
评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张载陂铭,图写水陆”
宋代苏轼:”晋人山水,此铭最得形神”
明代王世贞:”都邑铭文之祖,当推此篇”
现代陈寅恪:”中古城市生态学的文学标本”
日本学者小尾郊一:”东方水域美学的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