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朝与佳人期

曹丕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
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拼音

zhāo yǔ jiā rén qī,rì xī shū bù lái。
jiā yáo bù cháng,zhǐ jiǔ tíng bēi。
jì yán fēi niǎo,gào yú bù néng。
fǔ zhé lán yīng,yǎng jié guì zhī。
jiā rén bù zài,jié zhī hé wéi?
cóng ěr hé suǒ zhī?nǎi zài dà hǎi yú。
líng ruò dào yán,yí ěr míng zhū。
qǐ yú wàng zhī,bù lì chí chú。
jiā rén bù lái,hé dé sī xū。

注释

  1. 期:约定
  2. 殊:竟然,终究
  3. 嘉肴:美味的菜肴
  4. 旨酒:美酒
  5. 兰英:兰草的花
  6. 桂枝:桂树的枝条
  7. 海隅:海边
  8. 灵若:海神名
  9. 贻:赠送
  10. 企予:踮起脚
  11. 踟蹰:徘徊
  12. 斯须:片刻

译文

早晨和佳人约好见面,可直到傍晚她都没来。
美味的饭菜不想吃,美酒也喝不下去。
想托飞鸟传话,告诉她自己等得难受。
低头折下兰草,抬头又摘桂枝。
可是佳人不在,摘这些有什么用?
问她去了哪里?原来在大海的尽头。
海神传话说,要送她一颗明珠。
我踮起脚张望,来回踱步等待。
佳人不来,我连一刻都等不了。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建安时期(196-220年),当时曹丕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创作既有对汉乐府的继承,又有创新。诗中”佳人”意象可能暗指政治理想或人生抱负,反映了建安文人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与功业追求。

赏析

(一)情感表达

  1. 通过”朝”与”日夕”的时间对比,展现等待的漫长与煎熬
  2.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以生活细节表现相思之苦
  3. 结尾”何得斯须”将焦灼情绪推向顶点

(二)艺术手法

  1. 意象运用:
  • 自然意象:飞鸟、兰桂、大海
  • 神话意象:海神、明珠
  1. 结构特点:
  • 时间线索清晰
  • 现实与想象交织
  1. 语言风格:
  • 质朴自然
  • 含蓄典雅

(三)深层意蕴

  1. 表面写男女相思
  2. 深层可能寄托:
  • 对理想的追求
  • 对时局的忧虑
  •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评价

(一)古代评价

  1. 刘勰《文心雕龙》:”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以势窘益价”
  2. 钟嵘《诗品》:”率皆鄙直如偶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瞻可玩”
  3. 王世贞:”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

(二)现代评价

  1. 鲁迅:”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2. 钱志熙:”曹丕诗在艺术上追求’清丽’的风格”
  3. 袁行霈:”建安诗歌的突出特点就是带有强烈的个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