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东君

屈原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拼音

tūn jiāng chū xī dōng fāng , zhào wú jiàn xī fú sāng 。
fǔ yú mǎ xī ān qū , yè jiǎo jiǎo xī jì míng 。
jià lóng zhōu xī chéng léi , zǎi yún qí xī wēi yí 。
cháng tài xī xī jiāng shàng , xīn dī huái xī gù huái 。
qiāng shēng sè xī yú rén , guān zhě dàn xī wàng guī 。
gēng sè xī jiāo gǔ , xiāo zhōng xī yáo jù 。
míng chí xī chuī yú , sī líng bǎo xī xián kuā 。
xuān fēi xī cuì zēng , zhǎn shī xī huì wǔ 。
yīng lǜ xī hé jié , líng zhī lái xī bì rì 。
qīng yún yī xī bái ní cháng , jǔ cháng shǐ xī shè tiān láng 。
cāo yú hú xī fǎn lún jiàng , yuán běi dǒu xī zhuó guì jiāng 。
zhuàn yú pèi xī gāo tuó xiáng , yǎo míng míng xī yǐ dōng háng 。

①九歌:《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②东君:即太阳神。
③暾(tūn):温暖光明的样子。
④槛(jiàn):栏杆。扶桑:传说中的神树,生于日出之处。
⑤安驱:慢慢地行走。
⑥皎皎:指天色明亮。
⑦龙辀(zhōu):以龙为车。辀,车辕,泛指车。雷:指以雷为车轮,所以说是乘雷。
⑧委蛇:即逶迤,曲折斜行。一说飘动舒卷的样子。
⑨上:升起。
⑩低徊:迟疑不进。顾怀:眷恋。
⑪羌:发语词。
⑫憺(dàn):指心情泰然。
⑬緪(gēng):急促地弹奏。交鼓:指彼此鼓声交相应和。交,对击。
⑭箫钟:用力撞钟。箫,击。瑶簴(jù):指钟响而簴也起共鸣。瑶,通“摇”,震动的意思。簴,悬钟声的架。
⑮篪(chí):古代的管乐器。
⑯灵保:指祭祀时扮神巫。姱(kuā):美好。
⑰翾(xuān)飞:轻轻地飞场。翾,小飞。翠:翠鸟。曾:飞起。
⑱展诗:展开诗章来唱。诗,指配合舞蹈的曲词。会舞:指众巫合舞。
⑲应律:指歌协音律。合节:指舞合节拍。
⑳灵:众神。
㉑衣:古代指上衣。霓:彩虹外围的光圈。裳(cháng):古代指下衣。
㉒矢:箭。天狼:即天狼星,相传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其分野正当秦国地面。因此旧说以为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国,而希望神能为人类除害。
㉓弧:木制的弓,这里指弧矢星,共有九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东南。反:同“返”,指返身西向。沦降:沉落。
㉔援:引。桂浆:桂花酿的酒。
㉕撰:控捉。驼(chí):通“驰”。
㉖杳:幽深。冥冥:黑暗。东行:向东运行。

《九歌·东君》是为祭祀太阳神而作的祭祀辞。洪兴祖《楚辞补注》云:“《博雅》曰:‘朱明、耀灵、东君、日也。’《汉书·郊祀志》有东君。”朱熹《楚辞集注》云:“此日神也。《礼》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戴震《屈原赋注》云:“《礼记·祭义篇》曰:‘祭日于坛。’又曰:‘祭日于东。’《祭法篇》曰:‘王宫,祭日也。’此歌备陈歌舞之事,盖举迎日典礼赋之。”

祭祀日神之诗,自然充满对光明之源太阳的崇拜与歌颂。这种崇拜与歌颂,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万物生长靠太阳,对太阳的崇拜和歌颂自然是最虔诚又是最热烈的。在《九歌》描写祭祀的场面中,这一篇写得最热闹。
诗篇一开头,就先刻意描写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那温煦明亮的光辉。就如昏暗的剧场突然拉开帷幕,展现出一个鲜丽明艳的大背景,把整个气氛渲染得十分浓烈。旭日欲出,自然先照亮日神东君所住的日出之处,也就自然引出日神。东君是伟大的,他所驾驭的太阳把光和热带给人类,是那样的慷慨无私,自然有那从容不迫的姿态。所以他总是不激不厉,安详地驾着太阳车缓缓而行,履行他一天的神圣职责。
接着按常理应写阳光普照大地,日神给人类带来的一切的意义,但作者并未转而叙述大地山川的反映,仍围绕主题描写了一个日神行天的壮丽场面。这里的龙和上文的马实际上是同一物。飞龙也好,天马也罢,都是上天的神灵,故屈赋中常互称。天马行空,自非凡马可比。这里的雷声,实际上是龙车滚滚驶过的声音。而天上片片绚丽云彩的伴随,就如龙车上插着万杆旌旗,又是何等的显赫。这种场面,只能从后世描写天子浩浩荡荡的出行中去体会了。
至此,作者笔锋一转,让东君发出长长的叹息。因为他将回到栖息之所,而不能长久陶醉在给人类带来光明带来一切的荣耀中,所以他只有眷念,只有彷徨。但那行天时轰响的龙车声和委蛇的云旗色确实给他以快意,就连观者也因之乐而忘返。
提及观者,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极其隆重热烈迎祭日神的场面。人们弹起琴瑟,敲起钟鼓,吹起篪竽,翩翩起舞。于是,东君的官属们也为人们这虔诚之心所感,遮天蔽日纷纷而下。东君的司职很明确,就是为人类带来光明。然而这里描写的东君与众不同,他并不是趁着暮色悄悄地回返,而是继续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工作着。他要举起长箭去射那贪婪成性欲霸他方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到人间,然后以北斗为壶觞,斟满美酒,洒向大地,为人类赐福,然后驾着龙车继续行进。这里的一个“高”字,再次把东君那从容不迫伟大而无敌的气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戴震《屈原赋注》认为天狼星在秦之分野,故“举长矢兮射天狼”有“报秦之心”,反映出对秦国的敌忾,联系历史事实,此论自非无稽之谈。
诗中没有缱绻的儿女之情,有的只是崇高的博爱;没有浓郁的芳香,有的只是炽热的情怀:这与人类对日神东君的崇敬和礼赞的主题是相一致的。
结合祭祀仪式上的乐舞表演情况来看,可以判断第一、第二章是扮神之巫所唱,第三章是迎神之巫所唱,第四章又是扮神之巫所唱。而各章歌辞之间的联接承转,又极其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宏亮的声乐正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东君》首言迎神,次言神降,中言乐神,既言神去,末言送神,章法最有次第。盖以日升为神降,日入为神去。“长太息兮将上”,日之升也;“灵之来兮蔽日”,日之入也。中间“缏瑟”数语,穷日之力以娱神。前音后舞,乐友节奏,诗有间合,本非一时之作。《祭义》:“周人祭日,以朝及暗。”郑注谓终日有事。此盖本周制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