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拼音
gé zhī tán xī,yì yú zhōng gǔ,wéi yè qī qī。
huáng niǎo yú fēi,jí yú guàn mù,qí míng jiē jiē。
gé zhī tán xī,yì yú zhōng gǔ,wéi yè mò mò。
shì yì shì huò,wéi chī wéi xì,fú zhī wú yì。
yán gào shī shì,yán gào yán guī。
bó wū wǒ sī,bó huàn wǒ yī。
hé huàn hé fǒu?guī níng fù mǔ。
注释
- 葛:葛藤(可制衣纤维)
- 覃:蔓延生长
- 施(yì):蔓延
- 萋萋/莫莫:茂盛貌
- 黄鸟:黄鹂
- 喈喈:鸟鸣声
- 刈:收割
- 濩:煮炼
- 絺:细葛布
- 绤:粗葛布
- 师氏:女师/管家
- 澣:同“浣”,用水洗涤
- 归宁:回娘家探亲
译文
【首章】
葛藤枝蔓长又长,蔓延山谷中央处,叶子繁茂多葱茏。
黄鹂鸟儿翩翩飞,栖息丛生灌木上,鸣叫声声多悦耳。
【二章】
葛藤枝蔓长又长,蔓延山谷中央处,叶子茂密又浓密。
收割回来煮炼它,织成细布和粗布,穿在身上不厌倦。
【三章】
告诉我的女师傅,我要告假回家去。
搓洗我的贴身衣,清洗我的外衣裳。
哪些要洗哪些留?回家探望我父母。
背景
- 时代:西周初期(约前11世纪)
- 地域:周南地区(今陕西、河南一带)
- 性质:
- 传统解为”后妃之本”(《毛诗序》)
- 现代多视作描写女子劳作与归宁的诗歌
- 反映先秦纺织工艺与家庭伦理
赏析
- 艺术特色:
- 三章递进结构(生长→加工→归家)
- 自然与人文的双线并置
- “萋萋””喈喈”等叠词的音韵美
- 文化内涵:
- 葛布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
- 周代”归宁”礼俗的体现
- 女性劳动价值的诗意呈现
- 意象系统:
- 植物意象:葛藤
- 动物意象:黄鸟
- 器物意象:絺绤
- 伦理意象:归宁
评价
- 孔子:”《葛覃》,见其志。”(《孔子诗论》)
- 朱熹:”此诗后妃所自作。”
- 方玉润:”纤徐婉转,意趣自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