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拼音
táo zhī yāo yāo,zhuó zhuó qí huá。zhī zǐ yú guī,yí qí shì jiā。
táo zhī yāo yāo,yǒu fén qí shí。zhī zǐ yú guī,yí qí jiā shì。
táo zhī yāo yāo,qí yè zhēn zhēn。zhī zǐ yú guī,yí qí jiā rén。
注释
- 夭夭:桃树茂盛貌
- 灼灼:花朵鲜艳貌
- 之子:这位姑娘
- 于归:出嫁(古称女子嫁人为”归”)
- 宜:和顺
- 蕡:果实硕大
- 蓁蓁:树叶繁茂
译文
桃树茂盛枝婀娜,红花朵朵正绽放。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夫家人。
桃树茂盛枝婀娜,果实累累挂满枝。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操持夫家事。
桃树茂盛枝婀娜,绿叶葱葱多繁茂。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全家亲。
背景
- 时代:西周初期(约前11世纪)
- 地域:周南地区(今陕西、河南一带)
- 文化背景:
- 周代婚嫁礼仪的反映
- 农业社会对家族延续的重视
- 桃树的生殖崇拜象征
赏析
- 艺术特色:
- 三章递进结构(花→果→叶)
- “夭夭”的复沓运用
- 自然与人事的完美对应
- 意象系统:
- 桃花:新娘的青春美貌
- 桃实:多子多福的祝愿
- 桃叶:家族繁盛的象征
- 文化内涵:
- “宜室宜家”的儒家伦理
- 周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中国最早的婚嫁祝词之一
评价
- 孔子:”《桃夭》之易,其可知也。”(《孔子诗论》)
- 朱熹:”文王之化,自家及国。”
- 方玉润:”此诗气体稍轻,故列《周南》之末。”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