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江有汜

佚名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拼音

jiāng yǒu sì,zhī zǐ guī,bù wǒ yǐ。
bù wǒ yǐ,qí hòu yě huǐ。

jiāng yǒu zhǔ,zhī zǐ guī,bù wǒ yǔ。
bù wǒ yǔ,qí hòu yě chǔ。

jiāng yǒu tuó,zhī zǐ guī,bù wǒ guò。
bù wǒ guò,qí xiào yě gē。

注释

  1. 汜(sì):江水决堤后回流的小河
  2. 渚(zhǔ):江中小洲
  3. 沱(tuó):江水分支后又汇入主流
  4. 之子:这个人(指丈夫新娶的女子)
  5. 归:出嫁
  6. 以/与/过:带着、允许接近、看望
  7. 处:相处
  8. 啸歌:长啸悲歌

译文

【首章】
大江还有小支流,新人嫁进门,却不肯带我走。
今日不肯带我走,将来你定会悔恨。

【二章】
大江还有小沙洲,新人嫁进门,却不让我亲近。
今日不让我亲近,将来你只能独处。

【三章】
大江还有分流水,新人嫁进门,却不过来看我。
今日不过来看我,我只好长啸悲歌。

背景

  1. 时代:西周时期(约前10世纪)
  2. 地域:召南地区(今陕西岐山以南)
  3. 主题:
    • 传统解为”媵妾不得从嫁”(《毛诗序》)
    • 现代多认为是弃妇诗
    • 反映先秦一夫多妻制下的家庭矛盾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以江水分流喻婚姻变故
    • 三章递进的怨恨情绪
    • “啸歌”的动作性结尾
  2. 意象系统:
    • 水文意象:汜、渚、沱(暗示情感变化)
    • 婚嫁意象:归
    • 情感意象:悔、处、啸歌
  3. 文化内涵:
    • 先秦媵妾制度的侧面反映
    • 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地位
    • “水”意象与情感的关联模式

评价

  1. 《毛诗序》:”美媵也。”
  2. 朱熹:”盖妇人不得于其夫。”
  3. 方玉润:”语虽平淡,意极沉痛。”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