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佚名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拼音

qiū zhōng yǒu má,bǐ liú zǐ jiē。bǐ liú zǐ jiē,jiāng qí lái shī shī。
qiū zhōng yǒu mài,bǐ liú zǐ guó。bǐ liú zǐ guó,jiāng qí lái shí。
qiū zhōng yǒu lǐ,bǐ liú zhī zǐ。bǐ liú zhī zǐ,yí wǒ pèi jiǔ。

注释

  1. 丘:山丘
  2. 麻:大麻(古代重要经济作物)
  3. 留:通”刘”,姓氏(一说停留)
  4. 子嗟/子国:人名(或解为”嗟叹””邦国”)
  5. 施施:缓缓而行貌
  6. 贻:赠送
  7. 佩玖:玉佩(玖为黑色美玉)

译文

【首章】
山丘之上种着麻,那位刘家的子嗟。
那位刘家的子嗟,盼你慢慢走来呀。

【二章】
山丘之上种着麦,那位刘家的子国。
那位刘家的子国,盼你来此共餐食。

【三章】
山丘之上李树长,那位刘家的好郎。
那位刘家的好郎,赠我玉佩情意长。

背景

  1. 时代:东周时期(约前7世纪)
  2. 地域:王畿地区(今河南洛阳一带)
  3. 主题争议:
    • 传统解为”思贤”(《毛诗序》)
    • 现代多视为情诗
    • 反映农耕文化与爱情的结合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植物意象的递进(麻→麦→李)
    • 人物称谓的变化(子嗟→子国→之子)
    • 情感发展的层次(等待→共餐→定情)
  2. 文化内涵:
    • 先秦农耕生活的写照
    • 玉佩作为信物的婚恋习俗
    • “丘中”场景的田园诗意
  3. 特殊手法:
    • 首章”施施”的动作暗示
    • 末章”佩玖”的象征意义
    • 重章叠句中的微妙变化

评价

  1. 《毛诗序》:”庄王不明,贤人放逐。”
  2. 朱熹:”妇人望其所与私者。”
  3. 方玉润:”此诗词意浑融,不见牵强。”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