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褰裳

佚名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拼音

zǐ huì sī wǒ,qiān cháng shè zhēn。zǐ bù wǒ sī,qǐ wú tā rén?kuáng tóng zhī kuáng yě qiě!
zǐ huì sī wǒ,qiān cháng shè wěi。zǐ bù wǒ sī,qǐ wú tā shì?kuáng tóng zhī kuáng yě qiě!

注释

  1. 褰裳:提起下裳(古人涉水动作)
  2. 溱/洧:郑国两条河流(今河南双洎河)
  3. 惠:爱
  4. 狂童:轻狂的少年(亲昵性嗔怪)
  5. 且:语助词(表感叹)
  6. 士:青年男子

译文

你若真心想念我,提起衣裳涉溱河。你若已经不想我,难道没别人爱我?傻小子你真傻哟!
你若真心想念我,提起衣裳涉洧河。你若已经不想我,难道没别人追我?傻小子你真傻哟!

背景

  1. 时代:春秋时期(约前6世纪)
  2. 地域: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
  3. 文化特征:
    • 郑国开放的婚恋风气
    • 溱洧流域的春日民俗
    • 女性自主意识的萌芽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挑衅性设问(”岂无他人”的傲娇)
    • 重复中的变化(”他人”→”他士”递进)
    • “狂童”称谓的娇嗔感
  2. 情感表达:
    • 表面威胁下的深情
    • 独立自主的婚恋观
    • 活泼泼的生命力
  3. 文化意义:
    • 先秦女性话语权的体现
    • 与《郑风·将仲子》形成性格对照
    • “涉溱洧”成为后世爱情典故

评价

  1. 《毛诗序》:”思见正也。狂童恣行。”
  2. 朱熹:”此淫女戏其所私者之词。”
  3. 方玉润:”一种傲娇神态,活现纸上。”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