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丰

佚名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拼音

zǐ zhī fēng xī,sì wǒ hū xiàng xī。huǐ yǔ bù sòng xī。
zǐ zhī chāng xī,sì wǒ hū táng xī。huǐ yǔ bù jiāng xī。
yī jǐn jiǒng yī,cháng jǐn jiǒng cháng。shū xī bó xī,jià yǔ yǔ xíng。
cháng jǐn jiǒng cháng,yī jǐn jiǒng yī。shū xī bó xī,jià yǔ yǔ guī。

注释

  1. 丰:容貌丰满美好
  2. 俟:等待
  3. 昌:体魄健壮
  4. 将:送行
  5. 锦褧衣:锦缎嫁衣外罩单衣(褧:jiǒng,单层罩衣)
  6. 叔/伯:古代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7. 与行/与归:同去(指出嫁)

译文

你多么丰采俊朗,曾在巷口将我等候。后悔当初没跟你走!
你多么英武健壮,曾在堂前将我守候。后悔当时没随你走!
穿上锦绣嫁衣,套上罩衫。情郎啊,快驾车带我同行!
套好罩衫,穿好嫁衣。情郎啊,快驾车接我回家!

背景

  1. 时代:春秋时期(约前6世纪)
  2. 地域: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
  3. 主题:
    • 传统解为”刺乱婚”(《毛诗序》)
    • 现代多视为女子追忆错失的婚约
    • 反映郑国开放的婚恋风气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倒叙结构(先悔恨后准备出嫁)
    • “衣锦褧衣”的服饰细节描写
    • “叔兮伯兮”的复沓呼唤
  2. 情感表达:
    • 前两章的深切悔恨
    • 后两章的急切期盼
    • 全诗洋溢的炽热情感
  3. 文化内涵:
    • 先秦婚嫁服饰制度
    • 郑国地域文化特色
    • 女性自主意识的萌芽

评价

  1. 《毛诗序》:”刺乱也。昏姻之道缺。”
  2. 朱熹:”此淫妇悔恨之辞。”
  3. 方玉润:”语虽直率而情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