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三

王冕

写字不适俗,读书难疗饥。
蘧蘧尘网中,遑遑欲可之?
仁风霜原隰,草树发幽姿。
群动正翕集,游云未来归。
怀哉鹤上人,徘徊感良时。
无以慰蹇劣,樽酒聊自怡。

拼音

xiě zì bù shì sú,dú shū nán liáo jī。
qú qú chén wǎng zhōng,huáng huáng yù kě zhī?
rén fēng shuāng yuán xí,cǎo shù fā yōu zī。
qún dòng zhèng xī jí,yóu yún wèi lái guī。
huái zāi hè shàng rén,pái huái gǎn liáng shí。
wú yǐ wèi jiǎn liè,zūn jiǔ liáo zì yí。

注释

  1. 蘧蘧:匆忙急促貌
  2. 尘网:世俗生活束缚
  3. 遑遑:心神不安貌
  4. 原隰:平原低湿之地
  5. 鹤上人:喻指隐士
  6. 蹇劣:困顿的处境

译文

写字不合世俗趣味,读书难解腹中饥荒。
终日奔忙尘世罗网,惶惑不安何处可往?
仁风吹拂霜染原野,草木舒展幽雅姿态。
万物顺应时节聚集,唯有游云尚未归来。
怀念那鹤般隐士,徘徊感悟美好时光。
既无他法慰困顿,且举酒杯自解愁肠。

背景

此诗作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王冕55岁流寓江南时期。正值元末战乱,通过”写字难售””读书无粮”的切身困境,抒发知识分子的时代苦闷。

赏析

  1. 结构特征:
  • 前四句写生存困境
  • 中四句写自然启示
  • 末四句写精神出路
  1. 艺术手法:
  • “蘧蘧””遑遑”叠词强化焦虑
  • “鹤上人”的理想化意象
  1. 思想内涵:
  • 文人”谋道”与”谋食”的矛盾
  • 乱世中的人格坚守

评价

  1. 明代宋濂:”字字血泪,道尽元季寒士之悲。”
  2. 清代赵翼:”‘写字”读书’一联,可作末世文人总括。”
  3. 《四库提要》:”乱离诗史,当与杜甫《同谷七歌》并读。”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