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出修竹,照影清溪深。
微风散寒香,上有幽栖禽。
扁舟载我来,春色不用寻。
驱童贳村酒,老瓦随意斟。
兴酣岸乌巾,大啸唤老林。
明月在青天,霜气袭衣襟。
归来草堂静,独坐弹鸣琴。
拼音
méi huā chū xiū zhú,zhào yǐng qīng xī shēn。
wēi fēng sàn hán xiāng,shàng yǒu yōu qī qín。
piān zhōu zài wǒ lái,chūn sè bù yòng xún。
qū tóng shì cūn jiǔ,lǎo wǎ suí yì zhēn。
xìng hān àn wū jīn,dà xiào huàn lǎo lín。
míng yuè zài qīng tiān,shuāng qì xí yī jīn。
guī lái cǎo táng jìng,dú zuò tán míng qín。
注释
- 修竹:修长的竹子
- 幽栖禽:栖息在幽静处的鸟儿
- 贳(shì):赊欠
- 老瓦:粗陶酒器
- 乌巾:黑色头巾,隐士装束
译文
梅花绽放竹林间,倩影倒映清溪深。
微风传送寒梅香,枝头栖着幽静禽。
一叶扁舟载我来,满目春色不须寻。
唤童赊来村中酒,粗陶碗里任倾斟。
酒兴浓时岸乌巾,长啸声声唤山林。
明月高悬青天上,夜霜寒气透衣襟。
归来草堂多寂静,独坐抚弄七弦琴。
背景
此诗作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王冕48岁隐居会稽九里山时期。描写隐逸生活的闲适自得,是其”墨梅诗”系列代表作之一。
赏析
- 意象组合:
- 自然意象(梅竹/溪月)
- 隐逸意象(扁舟/草堂)
- 人文意象(鸣琴/乌巾)
- 情感脉络:
- 前四句写景
- 中四句写人
- 后四句写归
- 艺术特色:
- “散”字写香气的动态
- “袭”字写霜气的力度
- “唤”字写啸声的穿透
评价
- 明代宋濂:”煮石山农(王冕)此作,清绝似林和靖。”
- 清代朱彝尊:”元季隐逸诗,当以是为第一。”
- 《四库提要》:”野逸之气扑人眉宇,真隐者之诗。”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