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鸣高枕,春寒入敝袍。
时光自花柳,吾意岂蓬蒿。
失色黄金尽,知音白雪高。
山林隐未得,空觉此生劳。
拼音
yè yǔ míng gāo zhěn,chūn hán rù bì páo。
shí guāng zì huā liǔ,wú yì qǐ péng hāo。
shī sè huáng jīn jìn,zhī yīn bái xuě gāo。
shān lín yǐn wèi dé,kōng jué cǐ shēng láo。
注释
- 蓬蒿:野草,喻草野生活
- 失色:失去光彩
- 白雪:阳春白雪,喻高雅艺术
- 空觉:徒然感觉
译文
夜雨敲打枕畔响,春寒渗入旧衣袍。
花柳自按时序发,我心岂甘没蓬蒿。
黄金散尽失颜色,知音难觅曲高妙。
归隐山林终未得,空叹此生太辛劳。
背景
此诗作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赵孟頫55岁任翰林侍读学士期间。借春寒抒写其仕隐矛盾,是其中晚年思想转折期的重要作品。
赏析
- 意象对比:
- 夜雨/春寒(现实困境)
- 花柳/蓬蒿(理想落差)
- 情感表达:
- “岂”字转折见心志
- “空觉”收束显无奈
- 思想内涵:
- 对艺术理想的坚持
- 对仕途生活的倦怠
评价
- 元代黄溍:”子昂此作,自写胸臆,字字血诚。”
- 明代李东阳:”‘白雪高’三字,道尽艺文寂寞。”
- 清代纪昀:”结句沉痛,开后来杨铁崖先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